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助理研究員﹞
近來缺水問題與河川遭到毒性化學物質污染的新聞比比皆是,令人觸目心驚。但若是去搜尋以往的新聞,就可知道這些環境警訊早已出現,只是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情況愈來愈嚴重。做為一個被動接受資訊的消費者,這些環境新聞除了做為茶餘飯後的閒談資料外,是否能進一步去改變自己的消費行為,進而利用選票與輿論去引領政策的改變,是令人期待的。否則當新聞熱潮過後,世界還是朝一樣的方向走,我們還有多少的資源可供揮霍呢?
4月26日中央大學化學系丁望賢副教授發佈了一項針對台灣19條河川的水樣分析調查,其結果指出台灣水環境普遍受到環境荷爾蒙「壬基苯酚」的污染,且高達99%的樣品所含的壬基苯酚的濃度,都已超過歐盟的預估無影響濃度值(每公升0.33微克)。我們都知道台灣的河川早已遭受許多毒性化學物質的毒害而被宣判死亡,只是不知道原來我們日常生活所排出的廢水中,也含有這類「生物不可分解」的毒性化學物質。而這些壬基苯酚正來自電視廣告上標榜的「功能強大」的家用清潔劑。現代的生活充斥著這些訴求「效率高、功能強」的化學品,但有許多是不必要的,或者有更安全的替代品。若我們下次到市場時能仔細看看清潔劑的成分,不要再買這類含「壬基苯酚類界面活性劑」(壬基苯酚的前導物質)的清潔劑,藉由消費者的力量將這類化學品從市場中淘汰,那麼我們就可以使河川減少一樣污染源。這樣這則環境新聞才有存在的價值。
同樣的,於4月22日地球日那天宣稱將把河川整治列為未來施政的重點的環保署,應當仔細去調查河川的污染物來自何處,進而從污染源頭把問題解決,否則花一大筆經費於末端整治工作,污染物卻源源不絕的流入河川,問題還是無法解決。對於壬基苯酚這類已證實對環境與人體健康有害的物質,該禁的就應該禁,不應該只看少數企業界的臉色而便宜行事,卻讓多數民眾付出健康的代價。
水資源在水土保持上已遭破壞、又受氣候變遷的影響而愈形珍貴。可悲的是,由於河川中、下游遭受污染,加上目前自來水廠的技術並無法處理我們河水中錯綜複雜的污染物,使得取水口無法移往中、下游來擴大集水區的儲水量。今天我們所面對的缺水危機,其實是許多人為因素環環相扣所造成的。我們應利用今天的危機,積極地去面對問題的根源來解決問題;否則蓋再多的水庫、做再多的河川整治,水資源只會愈來愈匱乏;屆時不只工廠要外移,人也必需外移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