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7日 星期六

以競爭為本質的自由貿易

作者: 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 秘書長)

ECFA這議題在這半年來奪取了國內所有媒體與政治人物的目光,執政黨一再強調其效益,當然他們看中的是中國的內需市場;在野政黨則指出,ECFA將讓台灣經濟更加依賴中國,同時列在早衰清單的產業將因此受到嚴重衝擊,未來失業問題將更加嚴重。他們的說法,雖然數據有虛有實,但綜合起來,約略就是ECFA對台灣的經濟影響(另外,ECFA那不可告人的政治意涵,也同樣令人憂心,但非本文評論重點)。儘管針鋒相對,但顯然朝野政黨對於ECFA所依循的自由貿易原則,都是由衷支持,皆同意台灣應該與其他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然而,貿易的目的原應該是互通有無,互助合作;但是現在的貿易,不管有無關稅壁壘,強調的皆是自由競爭,強者生存。這種競爭的本質,驅使了商品、服務與金錢的全球流動、企業的逐水草而居、人民的遷徙。在這種全球化的洪流下,人與土地、與社區的關係都被解構了,生產東西的目的是為了錢,而不是為了服務您的鄰居、朋友、社區;為了搶佔遠方廣大的市場,對於腳下土地與附近居民及其他生命所造成的傷害,皆不屑一顧。企業的社會責任,只化成一本本好看的書面報告,舉辦的公益活動,本質上是公關活動,以提升企業形象為目的;甚者,一方面大排毒氣戕害人民健康,一方面開醫院大賺人民醫療費用,同時捐贈給自家醫院的錢還可用來抵稅。
這種以競爭為導向的貿易,就資源使用角度而言,也是沒有效率的。本來可以在地生產的東西,只因遠方企業的生產規模龐大、能夠取得低成本的土地、人力及原物料,而轉為依賴進口貿易,從而浪費額外資源在產品運輸上。再者,這種以大量生產為基礎、環境與社會成本外部化為手段的所謂強者,在成功壓低產品成本後,往往刺激了多餘的消費,再加上大部分產業都需消耗非再生資源,結果就是大量浪費地球寶貴資源。
如果貿易是互通有無,就不用在意關稅壁壘。而當前這種以競爭為基礎的國際貿易,在去掉關稅壁壘後,卻未正視彼此間社會、經濟、法規等方面的不平等,因此表面上看來好像是公平競爭,卻是鼓勵雙方向下看齊、不公平的惡性競爭。台灣與中國的產業互補性不強,將來兩國產品與服務的貿易逐一開放後,這種惡性競爭將因而強化。
去年底的《商業週刊》指出,簽署ECFA「是全球化的大趨勢,我們無力、也不必抗拒」,並建議企業「加速產業升級,做別人無法競爭、抄襲的產品」。這種思維仍是基於競爭,而藍海策略也沒有多少人可以找到,若可找到,也不用在意那關稅壁壘,不用強調ECFA簽署的必要性;藍海策略顯然只是ECFA受益者用來安慰ECFA受害者的美麗糖衣。其實,要避免淹沒在全球化洪流中,並非別無他法:加強社區意識,鼓勵基於社區真正需求的良性在地企業,加強社區的連結與合作,以最少資源滿足社區需求,以願景、合作取代競爭,即可築起一道抵禦全球化的高牆。

兩岸經貿不能以地球為壑

作者:沈弘文( 看守台灣協會 理事)

隨著ECFA的研商與簽訂,兩岸的經貿活動正處於新的轉捩點,未來有可能會在雙邊自由貿易、區域經濟整合與兩岸經貿活動法制化等面向上有更多的發展。在討論兩岸經貿自由化的可能衝擊時,目前的輿論大都集中在經濟發展、產業消長與勞工就業等問題,但是身為地球家庭的成員,兩岸政府與民眾對於地球生態環境的永續維護,還是要負起應有的責任。
這幾年全球都在關心地球暖化與異常氣候現象要如何調適,這是人類社會在二十一世紀要共同面對的嚴重危機,解決之道其實很簡單,也很清楚:就是要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尤其是要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從1992年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到1997年日本京都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參加國會議,以及去年年底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氣候變化會議,各國領袖要談的,簡言之,就是全球二氧化碳的減量策略以及各國的目標值為何。只是在自私的心態下,各國政府往往說的多、作秀的多、批評別人的多,但是談到自己要減碳的部份,卻會找各式各樣的藉口來敷衍、塘塞、拖延。
在過去二十年間,台灣與中國大陸在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論是總量,還是每人平均排放量,都是呈現大幅成長的趨勢。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的統計,台灣在1990年二氧化碳的總排放量約為1.2億公噸,到2007年成長為2.7億公噸,佔全球的0.95%。因為每個國家人口數懸殊差異甚大,因此,國際上常以每人平均排放量來在做比較,台灣在1990年每人每年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為5.73噸,到2005年為11.25噸,而2007年更成長為12.08公噸,排行全球第18名。
而中國大陸呢?根據一份美國和英國專家於去年年底發佈的研究報告,中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自2001年以來增加了一倍;2007年到2008年,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6.71億噸,其中四分之三來自中國的排放成長。本月初,荷蘭環境評估局公佈了年度全球環境研究報告,2009年已開發國家排放的化石燃料氣體已經減少了7%,其中部分原因來自於經濟危機,但也有來自於減碳的努力。然而在同一段時間,中國的排放量增加了9%,印度也增加了6%,由於印度和中國的排放成長,全球排放二氧化碳的情況,在2009年仍然沒有改善。即使由每人每年平均排放量來觀察,在1990年,中國大陸每人每年平均排放量僅為2.2噸,2009年成長到6.1噸,比2008年也增加了9%。
過去的數據是令兩岸政府汗顏的!在後ECFA階段,兩岸政府應該要用更嚴肅的態度來面對地球暖化與二氧化碳減量的議題,而不能「以地球為壑」,只顧賺錢,忽略經濟活動的環境影響。尤其是,兩岸經貿有相當的比例是扮演「世界工廠」生產鏈中的不同角色,最終產品還是要賣到其他地區,當國際間已經出現課「碳關稅」的倡議,不論是基於對地球的責任,還是回應國際社會的壓力,「減碳」終將是兩岸無從迴避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