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這議題在這半年來奪取了國內所有媒體與政治人物的目光,執政黨一再強調其效益,當然他們看中的是中國的內需市場;在野政黨則指出,ECFA將讓台灣經濟更加依賴中國,同時列在早衰清單的產業將因此受到嚴重衝擊,未來失業問題將更加嚴重。他們的說法,雖然數據有虛有實,但綜合起來,約略就是ECFA對台灣的經濟影響(另外,ECFA那不可告人的政治意涵,也同樣令人憂心,但非本文評論重點)。儘管針鋒相對,但顯然朝野政黨對於ECFA所依循的自由貿易原則,都是由衷支持,皆同意台灣應該與其他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然而,貿易的目的原應該是互通有無,互助合作;但是現在的貿易,不管有無關稅壁壘,強調的皆是自由競爭,強者生存。這種競爭的本質,驅使了商品、服務與金錢的全球流動、企業的逐水草而居、人民的遷徙。在這種全球化的洪流下,人與土地、與社區的關係都被解構了,生產東西的目的是為了錢,而不是為了服務您的鄰居、朋友、社區;為了搶佔遠方廣大的市場,對於腳下土地與附近居民及其他生命所造成的傷害,皆不屑一顧。企業的社會責任,只化成一本本好看的書面報告,舉辦的公益活動,本質上是公關活動,以提升企業形象為目的;甚者,一方面大排毒氣戕害人民健康,一方面開醫院大賺人民醫療費用,同時捐贈給自家醫院的錢還可用來抵稅。
這種以競爭為導向的貿易,就資源使用角度而言,也是沒有效率的。本來可以在地生產的東西,只因遠方企業的生產規模龐大、能夠取得低成本的土地、人力及原物料,而轉為依賴進口貿易,從而浪費額外資源在產品運輸上。再者,這種以大量生產為基礎、環境與社會成本外部化為手段的所謂強者,在成功壓低產品成本後,往往刺激了多餘的消費,再加上大部分產業都需消耗非再生資源,結果就是大量浪費地球寶貴資源。
如果貿易是互通有無,就不用在意關稅壁壘。而當前這種以競爭為基礎的國際貿易,在去掉關稅壁壘後,卻未正視彼此間社會、經濟、法規等方面的不平等,因此表面上看來好像是公平競爭,卻是鼓勵雙方向下看齊、不公平的惡性競爭。台灣與中國的產業互補性不強,將來兩國產品與服務的貿易逐一開放後,這種惡性競爭將因而強化。
去年底的《商業週刊》指出,簽署ECFA「是全球化的大趨勢,我們無力、也不必抗拒」,並建議企業「加速產業升級,做別人無法競爭、抄襲的產品」。這種思維仍是基於競爭,而藍海策略也沒有多少人可以找到,若可找到,也不用在意那關稅壁壘,不用強調ECFA簽署的必要性;藍海策略顯然只是ECFA受益者用來安慰ECFA受害者的美麗糖衣。其實,要避免淹沒在全球化洪流中,並非別無他法:加強社區意識,鼓勵基於社區真正需求的良性在地企業,加強社區的連結與合作,以最少資源滿足社區需求,以願景、合作取代競爭,即可築起一道抵禦全球化的高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