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9日 星期二

減法工程之思考

作者:金心(看守台灣協會 會員)

在國家社會發展規劃及環保領域上常提到的「永續發展」,已成圭皋;但目前所見國家各種建設計畫,大都以實質工程建設為主,概念上這是一種「加法工程」,其實是不符合「永續發展」的。進行土木工程建設,所使用的鋼筋、水泥及各種建材都是高耗能、高碳排放的物質,加上興建過程所排污染、土地使用之改變,都是對環境很傷害的。曾見新聞報導說,台泥關聯企業在中國的生產規模,將擴充達到年產總計1億噸水泥,其後果,將是約達4千萬噸的二氧化碳直接排放,及更多使用過程上的間接排放等。

我們是否可在規劃時就先檢視該建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以「減」為王道,朝「減法工程」來思考,想想看該工程是否可不做?是否有必要?是否已做太多?是否對環境帶來重大負荷?不做或許比做更好?是否有其它替代作法、更有效益的用途?

近期可看得到的建設,似乎是可以不必做的。如興建中的五股——楊梅段的「五楊高架道工程」,是否真有必要?其環境影響呢?另如屏東達仁鄉安朔——旭海間的沿海道路工程,恐將毀掉阿朗壹古道及沿海生態環境!為何興建那麼多給汽車行駛的公路,但台灣沒有建半條輕軌道路,台東到花蓮間的東線鐵路仍是單線、仍是柴油動力車頭?如果把松山機場改為森林公園,應是不錯的替代方案吧!台中市真的需要做那麼多的「土地重劃區」嗎?台灣的海岸約有一半堆滿消波塊,真有其必要及功能嗎?

其實,土木建設之所以過多、過當、花很多錢,一個主要原因是政治上的傾向於討好民眾,不斷推出各種土木建設,包括建道路、土地使用變更,可討好建商、工程界、開發投資者、地主……。但國家經費是有限的,政府所有預算經費都是我們納稅人的錢,須省吃儉用,故不當、不需要的經費當須節制、當省則省;何況,所有土木工程施作,就表示大量的碳及污染物排放。

現在政府施政不是一直在喊減碳、節能嗎,也在推動資源回收,甚至新北市把減肥/減重當成一個運動。提到能源政策,若要推動非核、減碳,其策略性作法應為「節約用電」,而不是一直去滿足成長需求。據知,在日本311福島核災發生後,實際上東京都可達減少用電30%的程度。台灣的用電,也應有很多減少的空間吧!

國家建設、社會發展實應改變為以「減」為王道,朝向節用經費、好護環境;不必要、無效率或有害的產業、產品、行為,就應予以淘汰或抑止。政府施政若試以每年減少10%工程經費當近年施政目標,則社會上所談補助老農津貼、學童補助喝鮮奶、文化藝術展演等用途,就不欠缺經費了。

⊙本文亦刊登於台灣立報2011年11月27日看守台灣專欄。

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

七十億人的崩世代到來

作者:徐銘謙/看守台灣協會研究員

秋老虎的午後,我經過家門前大型廢棄物的垃圾堆,最頂上躺著一個用大樹的橫切面做的茶盤,樹的年輪仍清晰而完美,但是茶盤中間有一道裂 縫,大概因此會漏水而失去了效用,那是一棵七十幾歲生命的樹最後的下場。垃圾堆裡面還有很多看來大致完好的物品,心中有個疑問,人在地球上活到七十歲,一生中有這麼多必需品嗎?

這幾天,全球的人口達到了七十億人,不少國家歡慶新生命,紛紛尋找第七十億人,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卻不覺得開心,因為這些孩子出生在 「矛盾的世界」;世界環境生產的糧食因為綠色革命等科技發明而足以養活七十億人口,早已經打破馬爾薩斯人口論的預言,甚至富裕國家有許多人為過度肥胖所苦,但卻仍有超過十億人飢餓貧困生活,而新興經濟快速發展的人口大國,正在快速追上消費主義的風潮,只要想到你現在需要的所有事物,都要乘上七十億倍,七十億個茶盤、七十億支手機、七十億台汽車……

食物雖然被生產出來了,卻又因為消費行銷的規則,例如歐盟的超市包裝不收彎的黃瓜,例如中秋節前後裝不進禮盒的大柚子,也因此「好人會館」的志工們,到處打柚子果汁,挽救那些一文不值的食物,「上下游市集」想要透過深入報導農產品的故事,而重建市場邏輯。另一方面,引領流行商品創意的賈伯斯,創造了沒有壞掉的IPhone4必須在一年內被IPhone5所取代。當經濟危機發生的時候,大部分人荷包都縮水,還是不能停止消費,必須透過不斷地買東西,才能挽救 企業的存在,以及條件越來越差的工作機會。當富裕國家生育率降到新低,人口結構快速老化,為了挽救透支的國債,以及未來更龐大的社福支出,還要鼓勵薪資變薄、生存環境越來越糟的年輕人生育孩子。

最近大家都瘋在BBC上面計算自己在地球人口的排序:我出生的時候,地球將近四十億人,短短不到四十年,人口幾乎增加了一倍,在我有生之年,目睹了第六十億人在塞拉耶佛誕生,那時或許象徵戰火後的希望;第七十億人也許在菲律賓,此時已經是斷裂、矛盾的世界;十四年後第八十億人出生,高度集中城市、自然破壞的環境下的人們必須搶奪水資源、能源與食物,甚至要忍受旱澇災成為日常生活。

戰後嬰兒潮的那一代人,也就是我們的上一輩,經歷過最辛苦的時光,但是也是有最充分的地球資源可足以揮霍創造的時代,到了我們這一代, 生活在優渥奢侈之中,卻面臨到地球資源、經濟模式無法再支持富裕生活的轉戾點。享受過消費狂飆時代,在我大學畢業至今十多年間,已經目睹新鮮人起薪從三萬多跌到兩萬塊,我們處在生活世界的大斷崖,目睹一個人口遽增、生存卻充滿代際與貧富矛盾的崩世代誕生,以每秒四點四人的速度掉到地球上。

◎本文簡版刊載於11月7日立報看守台灣專欄

危機四伏的寶島山林

作者:鄭紹春/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生

眾所周知今日台灣已屬開發國家,然而由於人口密度僅次於孟加拉,高達每平方公里640人,所幸國土當中還保有相當大面積作為緩衝地帶的山坡地,廣達全國面積的74%,其中的三分之二即51%則提供作為野生動物的最佳庇護所在。

然而看似相安無事的美好山林,事實上卻潛藏了許多人為的危機。個人在最近一次大幅度職場轉換的機緣下,來到了恆春半島,旅居在一處曾經屬於半島上最古老也是唯一的客家村莊保力。距離該村莊約六公里的東側坡地,是當年該聚落移民面向東方的最前線,因為打從三百年來,這個突如其來嵌入原住民獵場的客家聚落,已然壞了他們世代以來穩定游獵的生計。

物換星移,今天聚落周遭的部落,早已大量外出謀生,使得留下來的原住民人口至今所剩無幾;然而渠等早年捕獵野生動物習性依然深植於心, 因此獵殺活動依 然方興未艾。據此推測,小小台灣島上與吾輩共存的野生動物夥伴們,至今仍然陷入被密集獵殺的悲慘情境。

為了了解保力林場周邊環境的種種,某日清晨早起運動,跟隨隔壁保力農場場主王先生,前往附近小徑漫步,打算步行至居所附近的千年雀榕上 方尋覓越嶺稜 線,以抵四重溪溫泉的青龍寺一覽美景,緩步走在小徑的半途中,突見一隻誤踩獸鋏的白鷺鷥,我們當下立刻想到應速將沾染鮮血的桎梏移除以解其痛,不料該隻身 形細弱的小鷺鷥,居然昂首怒視,表情神似電玩憤怒鳥。也許當下鷺鷥無法了解:怎麼害人的和救人的都是你們這些人類?!經過兩人一番撥弄,總算把那滿身血肉模糊的衰鳥給解套了。小鷺鷥這下子終於可以輕盈地飛向自由的天空了!

經此一番折騰,已無心再繼續登山了,於是速速下山。透過鷺鷥遭殃的教訓,今後對於山徑漫遊應會多所警覺,就在快要返抵千年雀榕的草徑 上,赫然發現一處 埋有獸鋏的陷阱,迅即就地撿拾一根樹枝,朝向鋪陳陷阱的地面戳一下,經此攪動獸鋏立即現形。戳到獸鋏時的心境,有如躲過地雷一般,驚險鏡頭歷歷在目。

寶島山林屬於大自然的領域,雖然還是保有渾然天成的美景,可惜至今依然處處潛藏危機,豈不令人卻步乎!

◎本文簡版刊載於11月14日立報看守台灣專欄

請給我非PVC小豬──從日本VCM廠爆炸談起

看守台灣協會

隸屬於東曹株式會社(Tosoh Corporation)、位於日本山口縣(Yamaguchi)周南市(Shunan)、為日本第一大氯乙烯單體(VCM)廠於13日下午3:25發生 爆炸,火災於隔日早上7:30才撲滅,總共延燒了16個小時。據日本媒體報導,這場事故至少造成一人死亡,火起原因尚在調查,據業者說明,該廠於13日清晨因發現問題而停車,在停車過程中,必須把氯乙烯等化學流體輸送到儲槽,約有10名工作人員參與此項程序的操作,結果廠內壓力因不明原因而突然下降,造成氯乙烯流出而著火爆炸。

這場延燒16個小時、冒出濃濃黑煙的火災,不知因此產生了多 少戴奧辛,然而不僅日本媒體未提到這兩件事情的關聯,只指出「有毒的氯化氫氣體從工廠冒出來, 促使業者緊急要求周南市和下松市兩地的民眾緊閉門窗、待在室內,並於隔日清晨6點10分才解除警報」,我國媒體更是幸災樂禍地表示「VCM叫缺,台塑華夏利多」、「日本VCM廠爆炸,台塑、華夏受惠」,卻對於PVC及其單體VCM的環境危害渾然不覺,投資人若因此而大力投資台塑華夏等製毒業者,豈非助紂而為虐?

在業界普遍缺乏道德、凡事以成本為依歸而漠視環境生態與人類健康的情況下,在政府普遍缺乏道德勇氣、毫無魄力禁止有害物質或產品的情況下,造成大眾生活於 有毒物質或有害產品充斥的世界中,且普遍渾然不覺,而媒體只是其中的縮影。

這也難怪最近民進黨廣受歡迎的三隻小豬募款活動,會用到 PVC材質,因為負責採購的人員未限制廠商使用的材質,就好像大多數民眾買東西只知比價錢,而PVC又是玩具與文具業界廣泛使用的材質,在政府也未予以禁限用的情況下(執政黨立委攻擊民進黨不環保的同時,卻忘了禁限用PVC以維護環境與健康正是他 們當前的責任),小豬撲滿使用PVC的機會當然大增,而使得這場相當正面,可減少財團對政黨操控力量的小額募款活動,因此蒙上了令人遺憾的汙點。

然而提升大眾意識,讓更多的民眾認識到PVC、 戴奧辛、塑化劑、重金屬以及其他許多有毒物質還有各類塑膠濫用的危害,進而共同要求政府管制、民意代表重 視,正是本協會發起「反PVC行動網」的目的,也是所有參與「反PVC行動者」的使命。因此在此呼籲各位讀者,不論您是藍或綠的支持者,請撥空打電話到民 進黨中央黨部(02-23929989)或各地服務處的辦公室,向他們解釋PVC材質的危害,並(或)要求訂購非PVC材質的小豬;同時撥空寫信到環保署或執政黨立委辦 公室,要求儘速限制或禁止PVC在食品包裝、玩具、文具、醫療用品以及其他產品的使用,創造一個競爭「健康」的產業環境,讓業者不再用PVC來生產小豬撲滿、保鮮膜、橡皮擦、點滴管、點滴袋、洗腎軟管...等等產品,以保護環境與健康。

(在短期內即能發揮限制PVC等塑膠材質使用的措施如:請環保署依據廢清法第15條,公告凡是以塑膠製造之產品,該塑膠材質製造、輸入業者與塑膠產品製造、輸入業者,共同負擔產品回收清除處理責任,並依照各塑膠材質的環境危害度,調高其回收清除處理費率,比如以PVC材質製造的產品,回收清除處理費率增為2倍或3倍,讓PVC外部化的成本得以內部化,降低各產品製造商使用PVC材質製造產品的意願。)

資料來源:
1. Explosions rip through Tosoh Corp.'s chemical plant in western Japan, 1 body found,2011年11月14日,Mainichi Japan。
2. VCM叫缺 台塑華夏利多,2011年11月15日,經濟日報。
3. 日本VCM廠爆炸 台塑、華夏受惠,2011年11月15日,自由時報。
4.小豬撲滿 PVC材質!綠遭批不環保,2011年11月8日,東森新聞。

2011年11月8日 星期二

低碳城市不能只有低碳公車

作者:陳曼麗/看守台灣協會監事 /主婦聯盟環保基金會董事長

2009年全國能源會議,民間團體提出台灣應推動低碳的城市和社區,並納入結論。在2011年,環保署選出北中南東四區的示範城市:北區是新北市、中區是 台中市、南區是台南市、東區是宜蘭縣。

低碳城市和社區是世界潮流,也是台灣必須走的方向,因為在氣候變遷影響下,人類將會面臨更嚴酷考驗,有時多雨淹水、有時久旱水枯、有時 天氣炎熱、有時氣溫 驟冷,以致生活和生計受到威脅。因此如何仿效大自然,營造不會傷害生態環境的人類棲地,避免自取滅亡,是急需政府各部門積極思考的議題,這包括首長決心魄 力、公共空間規劃、大眾運輸系統、居民生活形態、公民參與機制、財務規劃等課題,且環環相扣,互相影響。

要營造低碳生活環境,鄉間條件顯然優於都會,因為鄉間空間寬敞,植栽樹木較多,沒有會增加冷氣需求的熱島效應,清新空氣也更利於騎腳踏 車或走路等低碳交通 形式。如果能以網路代替馬路,在地工作、生產、消費,將可大幅削減碳排放;但在目前就業條件下,人口仍大量集中到各都會,如何營造低碳城市顯然更為重要也 更需要智慧。在這之中,大眾運輸系統更是重要課題。

大眾運輸系統是居民每天都要運用的工具,當系統不佳時,居民就會自我救濟,從而進一步削弱了大眾運輸系統的營運能力。台北市幅員集中, 歷經二十年規劃,加 上有其他縣市無法望背的豐沛資源,已建構了相當完善的大眾運輸系統;而昂貴的停車費,亦逼使民眾減少開車。其他縣市相較之下,空間距離較大,人口分散,停 車方便,大眾系統較不完善,甚至還有減少或撤銷虧損路線的情形。有些縣市規劃小區域的免費公車,由政府補貼費用,鼓勵居民多加利用。由於是免費,搭乘人數 較多,上下班較擁擠。

低碳公車常是政府推動的工具,最近交通部也大力推廣,可見的未來,低碳公車將是寵兒。但若只是改善運具,而未能改善路線、車次密集度與 準時度、轉運等規 劃,則民眾可能仍無法感受到大眾運輸系統的存在,那麼低碳公車的減碳效益也就有限。

以前我在美國時,也曾搭公車上學。我發現:公車車次不是很密集,但會按時抵達各站,巴士司機也不會飛快開車。有一次,我看到巴士停在站牌等乘客,因為他提早到了,為了準時,他就停在那裡等了兩分鐘。其他乘客也不會抱怨,大家依規劃而行。

如果在偏遠地區,我們的低碳巴士也會按時來載客,不讓乘客擔心,公車是不是提早走了?等不到公車,下一班還不知要等多久?不耐煩的人, 只好自己買車,以免受公車的氣。好的交通規劃是一種管理,在低碳時代,讓人民可以少自己開車吧!

◎本文簡 版刊載於10月16日立報看守台灣專欄

淺談台灣的永續發展之道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祕書長

台灣甚至全球當今的環境問題乃根源於不當的經濟模式、不當的產業以及不當的價值觀。因此要解決環境問題,讓人類得以永續發展,不能不面對這些根本問題。這三個根源互為因果,彼此強化,因此盤根錯節,要立即解決實非容易,不過現在不開始去做,則永遠解決不了。永續發展,每個人都有責任,但政府在這之中扮演著 重要的角色。以下謹就目前永續發展的問題根源以及政府職責稍作剖析。

1. 金錢至上的價值觀、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經濟模式、生產有毒有害產品的產業
首先,是資本主義所帶來的金錢至上的價值觀。金錢原本是促進人類分工合作以滿足需求的媒介,如今卻蛻變為福祉的本尊。「錢愈多愈好」, 促使各國各界各階層競相追逐金錢,並促使產業直線思考,忘了企業存在的目的其實是適切地滿足人類的需求,而只想要賣出愈多產品,以獲得愈多金錢,沒有市場就透過各種廣告宣傳刺激需求,卻未能理解愈多產品其實就是消耗愈多有限的資源,這樣的經濟模式注定是不永續的。而業者對於自身產業所帶來的環境傷害,也甚少思考,只要產品有利可圖,甚少業者會主動因為產品的危害而放棄,這種以利潤擺第一、社會責任再說的企業思維,加上政府的怯於管制,正是為何有些明顯應該淘汰的產品與服務, 如核能、PVC塑膠、農藥與化肥、石綿、香菸、毒品等等,一直存在我們社會,甚至主導人類的活動。

2. 不當的公共工程、不當的土地變更與利用、不當的補貼
在政治運作上,金錢的扭曲力量同樣無所不在。某些政治人物為了錢,而透過種種不當的手段,包括不當的工程(馬路的挖挖補補、破壞野溪的 野溪整治、沒人利用的漁港或蚊子館、過多的道路橋樑、蘇花改)、土地變更、不當的補貼(促產條例),讓國庫可以通私庫,飽了私人荷包卻破壞了環境。

3. 忙碌與盲目的社會、人民不作主的民主
現代人花了許多時間在追逐金錢的後果,除了破壞環境,也危及民主的發展。目前的年輕世代普遍較無時間投入公共事務,加班成為大多數人的 生活常態,在缺乏人 民監督下,才讓許多政治人物與企業可以為所欲為,並建立了許多不當的社會運作制度,讓許多人受其奴役而不自知。

4. 資源與金錢已太多 問題出在分配不均
整體而言,我們這一代累積的金錢與物質,已足夠好幾代所需,然而由於不當的制度造成資源分配不均,只有少數人得其利,許多人仍必須為基 本的食衣住行與教 育,勞苦奔波。若能更公平地分配這些資源,若能讓金字塔階層的人適可而止,不再追逐幾輩子也用不完的金錢,並把多餘和社會分享;若能讓從事不當活動的企業或個人停止活動(因為他們的活動除了可以賺錢外對社會或環境其實只有負面的衝擊),那麼這個社會所需投入的勞動力將可以削減,而一個悠閒的社會,方有助於 民主社會的成熟,減輕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壓力,以及追尋真正的福祉。

因此台灣的永續發展政策,必須針對以上的問題剖析,對症下藥,否則只針對一些末端病症採取一些手段,長久而言仍會病入膏肓、無可救藥。 這帖永續藥方可能成 份頗為複雜,需要各界有識之士一起探討,在此僅提供下列幾點建議。

1.打造生態社區:鼓勵共有共 享、互助合作的文化,以在全國各地建立自給自足的小型合作社會,擺脫對金錢的依賴。這個社會之所以依賴金錢,認為錢愈多愈 好,除了因為金錢可以帶來物質與地位外,最主要乃是「個人自掃門前雪」的個人主義盛行,因此大家內心皆有深深的不安全感。故政府應透過各種政策,倡導共有共享、互助合作的文化,取代鼓勵競爭、剝削他人勞力的文化。若一個社區可以透過共有共享、互助合作的方式,滿足社區中每一個人的生活基本需求,那麼這個社區何必追逐金錢?當全國所有社區都能成為這種可以自給自足(或接近自給自足)的小型合作社會,那麼金錢對社會運作的扭曲力量就會減到最低。許多存在於現今 社會的矛盾現象(比如生產力因科技進步而提高,大家卻變愈來愈忙碌;又如為了賺錢而不惜破壞人類賴以為生的環境),也會開始消融。這樣的社區,其實已經存 在於這個世界,就是所謂的「生態村」(不只是指生態環境優美,更是強調人類活動能夠適當融入自然環境、不破壞環境,且以自給自足為目標)或「轉型城鎮」。 政府應以這個目標為核心,去發展各式各樣的獎勵政策與基礎建設,讓這個目標能夠融入地方自治,把全國三百多個現有鄉鎮營造成永續發展的聚落。這樣的願景, 當可凝聚全國向心力,促進社區活力以及多元文化,同時也才是真正能對抗全球化的在地經濟。

2.推動公費選舉並停止不必要的公共工程:政治人物為了照顧自己的樁腳、或為了還清選舉債,而扭取國家資源分配的行為必須予以制止。方法包括公費選舉,讓社會投入選賢與能的資源能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政府也不應該再編列任何預算在這些不必要的公共工程上。當然,短期而言,可能無法立即改變政治人物包工程 的這種齷齪的政治文化,但如果政府的公共工程都是必要的工程,這種政治文化對環境的傷害將可降至最低。展望未來,在氣候變遷、石油與糧食短缺的多重危機 下,政府應積極地鼓勵再生能源(但仍需考量其對環境的影響)、農業的發展,打造能源與糧食自給自足的基礎。在這個前提下,其實我們有很多工作尚待進行,而 可以引領這些政治人物與其樁腳對這社會產生正面的貢獻。比如在目前成熟的再生能源設施中,對環境影響最輕微的當屬小型風力發電,因此政府可以推出政策,鼓 勵各級政府以可以發電的小型風車取代耗電的路燈。

3.促進公平的分配:除了稅制改 革,讓有錢人或者透過房地產炒作等不當競租行為而得利的人付出較高的稅負外,政府也應修改公司等各種機構相關法規,限制薪資級距的差別。每個人的資質縱有不同,但應該也不致於像現在有人年薪千萬、有人年薪卻不到50萬的天差地別。這種薪資差距,本身就造成了剝屑的事實:薪資 低者為取得薪資高者所提供的服務,就必須付出更多的勞力時間方有可能。然而,上天給人天份,應是要讓他照顧更多人,而不是讓更多人來供養他;現在這種對人力資源的不當市場定價,卻使得資優者成了權貴階層。這其實也是一種因金錢所造成的價值扭曲。

4.停止不當的補貼,淘汰不當的產業: 對於生產有害環境之產品的產業,政府不僅不應給予補貼,更應透過提高稅負限制製造生產販賣等手段,淘汰這些產業。這 一點雖然是老生常談,卻涉及政府勇於站在公益上的魄力與成熟民主社會所展現的監督力量。在一個永續的未來,企業仍有一席之地,但其存在不是為了單純營利, 而是為了滿足生態社區無法自給自足的民生基本必需產品與服務而存在,所採取的方式是最節省資源、能源,儘量不用有毒有害物質、產品堅固耐用且利於回收的綠 色企業。而一個受到不當補貼而扭曲的市場機制,是無法培育出這樣的綠色企業。

5.以GNH(國民幸福指數)取代GDP(國民 生產毛額):目前以GDP為指標的經濟成長率,只能反應經濟活動的活絡程度,並沒有辦法反映人民的真正福 祉,更讓政府為了拼經濟,不顧政府預算應量入為出,而大幅舉債並推動一些不必要甚至有害的公共工程或計畫;目前許多國家債務高築,也是源自於此不當的指標。在一個資源有限的社會,經濟不可能無限成長,因此政府施政的觀念應該改變,重視人民的真正福祉,而非經濟活動的活絡程度(GDP)。其實所謂的「經濟」,應是以最少的勞力與資源達到我們的基本需求,因此經濟活動愈活絡、社會愈忙碌,其實是沒有效率,也就是「不經濟」。這也是為何數十年來台灣經濟大部份時間都在成長,但人民生活卻愈來愈不快樂之故。因此政府有必要把民眾生活的悠閒程度,參與公共事務、社區活動、投入精神生活或與家人互動的時間,環境的品質或者環境因為經濟活動所受到的破壞程度等納入經濟的指標,也就是以GNH取代GDP,才不會推出錯誤的經濟政策,誤導國家的資源,更阻礙國家的永續發展。

◎本文簡版刊載於10月2、23、30日立報看守台灣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