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2日 星期三

請肯認及尊重民間社會

作者:徐世榮(政治大學 地政學系 教授)

自從政黨輪替之後,一股強烈欲限縮民間社會活力的舉措不斷的湧現,這不僅發生於政府的行政作為,在許多相關立法中也明白表露。例如,執政者在陳雲林來台時的粗暴表現,讓人驚覺台灣民主的嚴重倒退;近日來超過百位學者及社運界人士挺身自首,聲援李明璁教授及林佳範教授,強烈抗議執政者欲藉由集會遊行法來箝制人民的公民權利,壓縮民間社會的空間,此為一最佳實例。

民間社會的活力偶而是透過社會運動或自力救濟方式來予以呈現,它對於現有的公共政策或是政治結構會帶來一定程度的衝擊,可能也會引起社會的緊張,這對於狹隘以經濟成長為施政主軸的保守型政權而言,是個嚴重的威脅,因為這些運動包含了環保、農民、勞工、族群、性別、住宅、土地認同等多元內容,會嚴重影響資本的積累及效率的提升。因此,這些社會運動在以往通常會被污名化,被醜化為「不理性」、「泛政治化」、「非經濟因素」、或是被冠上「環保流氓」的暴力稱謂,主政者欲除之而後快,而集會遊行法及檢警人員就成為最佳的工具。

上述的論調及作為充斥於民國七○年代,尤其是解嚴的前後,那時立法院前的中山南路及行政院前的忠孝東路成為社運界的最愛,熱鬧滾滾。如今時過境遷,盛況不再,倘回首從前,再細讀彼等的許多訴求,可以發現這股社運力量根本不是主政者所宣揚的那樣負面,它們大部分反而是社會進步力量的前緣,因為它們帶動了政策的改變、制度的變遷、及政府行政組織的調整,它們是一股促使我們社會開放改革的正面力量。

這也印證了都市規劃學者曼紐‧卡司提爾(Manuel Castells)透過其對於社會運動的研究來分辨「政治體系」與「民間社會」的差異。他認為政治體系的目標是在於政府,因此必須倚賴於政府,並且成為政府連結的一部份,所以在某種程度之下,政治體系必須制度化某種社會控制,並且接受某種程度的妥協或交易。可是,另外一方面,社會運動則是生存及發展於民間社會,它並不像政治體系一般,必須受限於遊戲的規則,或是拘泥於制度化的傳統價值及標準。這也就是為什麼社會運動是社會進步創新的主要來源,而政黨、政治聯盟、利益團體或地方派系則為談判及利益交易的對象。

一個健康及民主的社會往往是體現於它的民間社會的活力,主政者應予以尊重,這恐無法透過威權的立法及行政來予以限縮,尤其是台灣社會已艱辛走過了一段自由化及民主化的歷程,我們不可能再回到從前,一個活潑又具相對自主性的民間社會已成為我們社會最佳的資產!

2009年7月18日 星期六

換了交通工具就可換了腦袋看見美麗世界

作者:徐銘謙(看守台灣協會研究員)

6月敦化北路民權民生段自行車專用道開通以來,各界對於這條強調「生活通勤、單車路權、綠色交通」的精神所做的設施褒貶不一。這條位於敦化南北路的自行車專用道,串連松山機場、小巨蛋、敦南、公館及信義等商圈,南北再接上新店溪、基隆河自行車道系統,利用原有的道路側溝空間及取消停車空間畫出2公尺的自行車道,為確保自行車路權不至於被闖入,在不分享路權的路段以路緣石實體分隔。

最直接的質疑來自於沿途停車、臨停需求的汽機車。比如接送小孩的敦化國小家長接送區、公車停靠區甚至計程車或轎車臨停,臨停佔據一個車道,乘客必須跨越單車道上下車;在設有機車灣的停車區,機車會橫越自行車道進出。簡單來說,就是路權會共用的地方,爭議最大。目前台北市政府也做出一些讓步,在設計上打掉路緣石、紅線改黃線容許臨停等方式進行調整。

但是這裡面原本就有一些長久以來的迷思,首先是路權各方都不願意讓自己的速度慢下來,只求自己方便不願意分享路權。再來,台灣過去欲推動計程車招呼站、買汽車必須先有停車位等綠色交通管理措施,一直到受到同樣一群使用者的挑戰而失敗,此次自行車道其實肩負著改變民眾通勤習慣的重任,受到這類的「怒吼」不足為奇。有人歸咎於用路文化、教育尚未成熟,然而,如果不從交通管理制度與城市規劃設計上壓抑汽機車使用,以鼓勵大眾運輸、低碳單車運具,無論是荷蘭、日本的尊重行人與單車的文化,都無緣出現。

這件事在單車使用者來說,也同樣有所質疑。技術好、裝備佳的單車族認為根本不需要自行車專用道,單車通勤是一種求諸個人的生活理念,沒有單車道照樣上路,而且可以大馬路、小巷找自己最適合的路線走,不必受限,現在沒有自行車道還不是照騎;另一方面,有些單車客乾脆騎上人行道,把自己當作行人,自行車變成無往不利、不受任何交通規則約束的交通工具,這類人也不主張自行車專用道,,這類通常以技術與裝備都相對弱勢的家庭主婦、老年人、小孩為主。還有些人只有在假日開車載著單車去河濱自行車道或大自然裡休閒享受,如果路上汽機車還是這麼多,實在不放心直接騎單車出門,這也意味著如果城市的自行車專用道做成一個方便安全的系統時,他們就會改變習慣。

單車族無論在人數以及在道路空間分配的地位都屬弱勢,但是在單車族內部又因為上述三大類型而無法凝聚共識,團結起來向汽機車爭取路權,以致於現在雖然上路的單車已經超過「臨界量」,卻沒有實質改變這個世界。如果繼續如此,只怕政府又會因受到阻力而放棄推動友善環境的交通政策。事實上,各級政府喜歡建休閒自行車道,是因為休閒型的既討好所有人,又沒有太大的成本,而選擇在都會區推動生活單車道,衝擊既有使用習慣,這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長遠來說卻是可能改變城市品質的作法。論者或謂花費鉅資興建公共工程,但是休閒型自行車道對自然生態的破壞遠比建在城市環境裡的馬路上還要大得多。

自行車道可以用畫線、實體分隔等各種方式來做,但最終目的應該是再縮減汽車道,讓自行車道跟人行道在同一邊,公車區比照公車專用道的模式,設在路中間,讓行人在斑馬線過馬路。確立自行車道是弱勢能騎的通用設計,可以鼓勵轉換交通工具的行為,當走路、騎單車很安全的時候,或許敦化國小的孩子可以像我們小時候那樣,呼吸乾淨的空氣與綠樹成蔭的陰涼,享受自己走路通學的幸福時光,伸展探索美麗世界的觸角。

2009年7月9日 星期四

對教學E化的一點思考

作者:江慧儀(看守台灣協會 理事)

前陣子行政院長劉兆玄前往某國小參觀E化教學的展示,隨後媒體對神奇的電子黑板、完全不用課本的資訊化教材等都給予相當高的評價,認為E化教學能夠讓孩子的學習更多元。

我們無法否認,E化的教學確實有其優點,例如:縮短教育資源的城鄉差距、帶來空前快速的資訊取得方式,讓教學邁向無紙化、省資源(當然,也有人仍會質疑E化不見得較節約),也讓慣於操作電腦的新生代覺得新鮮、有趣,同時創造出新的師生教學互動模式。然而,看到這些一面倒的報導,我們幾個五六年級的朋友不禁在聊天中自問:「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小時候我們是如何學習的?我們被培養的各種能力和E化教學下成長的孩子,有什麼不同?」

只是這樣的疑問沒有太多人膽敢公開地問,一方面我們都不是E化教學專家,沒研讀過E化教學的成效研究,另一方面,因為在這資訊科技已融入日常生活、「世界是平的」的時代,教學上的E化似乎成為一個無庸置疑的必需,也是一個政治正確的選擇,否則提出質疑的人很容易被貼上反科技的標籤。

面對這樣的趨勢與風潮,筆者心中仍有一些疑問,希望提出來與讀者們一起思考:

1. E化與節能的平衡:近年,為提倡節能減碳,行政院曾要求全國各校用電零成長,否則會被要求檢討。某些縣市更訂定用電度數較去年同期降低1-2%等目標,並透過競賽來獎勵學校節電。然而,為了提倡E化教學,優先取得資源的學校卻同時也有耗電設備日增的現象。

這兩個都很重要的政策,不能說完全抵觸而只能擇一,但如何取得平衡,有智慧地使用E化設備則又是學校決策者與親師生都要學習與關心的新課題。

2. 教學能力的消長:為了配合E化教學,不少老師已經開始進行研習,編寫E化教學教案,因此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可以培養老師新的能力。然而,E化是否也讓老師們失去某些教學創意與應變能力?

約十年前,運用PPT簡報檔教學開始成為流行,十年來讓筆者有點感嘆的是,某些老師們對簡報教學已經產生依賴。試想,若某一天忽然停電,老師們是否能夠立即應變,用學校現場資源、創意、實作、觀察等更多元有趣的方法教學?是否都有能力為孩子規劃「從作中學」的學習素材,且讓孩子學到預設的教學目標?

3. 城鄉差距--問題在E化?走訪全台學校,不乏地處偏遠但設備應有盡有的學校。從教育真正的目的、社會現象、經濟結構的層次來看,城鄉差距的問題不在硬體。

以台灣農村的例子來看,孩子所需要的是有理念、愛心、士氣高昂的老師、健全的家庭、社區關係所帶來的安全感與安定感。若台灣農村持續蕭條,青壯年人口外移、隔代教養、貧富差距等問題持續無法獲得改善,則再多硬體與教學的E化也無法真的讓孩子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這個道理眾所周知,只可惜無形的社會結構問題要產生質變是一曠日費時的大計,更需要政治上的決心,而官員們在短短任期內考量的卻只有硬體以求取具體實績!

2009年7月2日 星期四

核三廠火警的警訊

作者:沈弘文(看守台灣協會 理事)

核三廠在6月12日下午三時左右發生大火。根據報載,整個廠區為濃煙所密佈,由當地居民在兩公里外的後壁湖所拍攝畫面可以見到大量的濃煙遮蔽天空。恆春鎮陣民代表吉昌形容火警發生時「像一粒火球爆炸後濃煙密布」。在附近海域參加水上活動的遊客,衣服還沒穿好,就驚恐地逃跑;有遊客憂心的問:「是不是核三廠爆炸了?」恆春鎮民更被這次的火警嚇得忐忑不安,擔心究竟是發生了什麼問題?同時也擔心未來會不會更嚴重的核安事件?

台電核三廠對於此火災的解釋為,位在核能機組旁一座34.5千瓦的「起動變壓器」突然起火燃燒;起火原因為大雨造成三向開關線路短路,引燃變壓器內保護的絕緣油脂造成大火。由於十分鐘內無法控制火勢,廠方先將兩部核能機組發電降載至90%,緊急通報轄區內消防隊支援,經過近三十分鐘,在下午三點四十八分將火勢撲滅。初步研判是變壓器線路的絕緣功能失效才起火,但不排除漏油、管線老舊、雷擊等原因;要等火場鑑識專業人員進一步分析與調查,才能確定原因。

原能會也立即針對這個事件向媒體澄清:「火災一發生,輻射中心人員與輻射自動監測器立即啟動監測放射性物質工作,證實沒有放射性物質外洩,也沒有人員傷亡。」這個說法並沒有新意;在台灣過去所有的核電廠事件,原能會的官方說法皆為「僅為非核安相關設備發生事故,反應爐以及核安相關的設備則是百分之百的安全。」令人擔心的是為什麼非核安相關設備會一再發生事故?為什麼非核安相關設備不能跟反應爐以及核安相關的設備一樣,都是百分之百的安全?都不會發生意外?

我們是不是應該是要反過來問,究竟有那一種人類所設計的系統能夠達到「百分之百」的安全?是飛機嗎?還是太空梭?究竟有什麼設備能做到百分之百沒有問題?除了核能安全外,更令人關心為「資訊公開」的議題。在這次的事件中,廠方一直到火勢撲滅後,才通報地方,令地方民眾很是不滿,認為有隱匿資訊、未能即時通報之嫌。其實,歷年來只要發生核電廠問題,台電與原能會常常以過於專業等理由而未能完全公開相關資訊,以致外界無從監督。核電廠過去多次擅自變更設計及安全規格、資訊不公開、不透明,多次發生輻射水外洩、失火、工安等事件,核安事故層出不窮,卻無監督機制,這才是最嚴重的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