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3日 星期五

台灣要成長還是要發展?

作者:鄭益明(看守台灣協會 常務理事)

台灣政權在許多人的期待中即將轉移,從草根性起家執政8年的民進黨,轉移給過去掌控台灣資源達55年之久的國民黨。在民主社會裡,政權在政黨之間轉移是正常的現象,也是促進社會公平、和諧發展的有效工具。民進黨過去8年的執政,雖說很多民眾感受日漸增加的生計壓力,但是也無可否認其在建構正常民主社會的過程中,打破社會既有結構、提升社會活力和創意上,有所建樹。適逢國內、外翻天覆地的變異,要風平浪靜的發展幾乎不可能;而這些年來台灣社會處於全球化風雲莫測的浪頭前,在原本就沒有扎實的基礎上,我們的社會更無法在洶湧的浪濤中穩步前行,繼續過去國民黨執政時的成長態勢。

即將接任國家掌舵大權的總統副總統當選人,在其競選政見中明確提出台灣發展的三大目標:經濟成長、社會公義及永續發展。其中「經濟成長」無非是說要擴大國民生產總值,也就是比以前更大規模或更高的數字,譬如說他們提出要台灣的經濟成長達到6%。但是近年及未來,我國發展的核心問題不在於經濟規模,而是分配的問題,以及如何提高我國的「人類發展指數」,也就是兌現其他的二大目標:社會公義及永續發展;這會是未來總統副總統當選人最嚴峻的考驗。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大型企業機構甚至是具有財團色彩的政黨掌控了政府,更甚者《公司統治世界》,如何讓經濟成長的果實讓我們的社會大眾都能雨露均霑(「社會公義」),而有限的台灣生態資源和人文環境也可「永續發展」,不致被「一中市場」或「兩岸共同市場」的巨大磁吸效應以及經濟成長掛帥的政策所瓦解,相信是台灣全體國民對即將接棒的總統副總統當選人深切的期盼。

美國開國元勳湯瑪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的至理名言仍將繼續回盪在我國人民的耳畔:「無論什麼時候,任何形式的政府破壞這些人類終極目的時,改變或拋棄這個政府,便是人民的權利,再建立一個新政府,置於那些基本原則上並以此組織其權力……。」(人類終極目的指人民基本的生存條件:生命、自由和幸福。)

2008年5月14日 星期三

力行零廢棄 對抗全球暖化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

溫室效應所導致的全球暖化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在今年的地球日前後這段期間,許多環保團體舉辦了相關活動,而部分公司也紛紛加入了減碳的行列,至少減碳口號喊得價響。這是令人欣慰的現象,表示大多數人們不再像是個毫無警覺、被慢慢煮熟的青蛙。

要減少碳排放,除了多騎腳踏車、隨手關燈、節約用電、或減少吃肉等方式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且是每個人都可身體力行的手段,即是所謂的零廢棄策略,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源頭減量,也就是避免垃圾的產生。當我們買了不必要的產品,進而製造了原可避免產生的垃圾,則不論其是資源回收再利用,或者被送到焚化爐或掩埋場,都會排放二氧化碳;而且,這也代表著我們浪費了這個產品從原料開採到成為產品時所需的能源,而能源的投入,以目前的能源結構而言,就代表著二氧化碳的排放。

根據我們的粗略估算,以近年的家戶垃圾成分為基礎,丟棄1公斤的垃圾,大約浪費了28.62 百萬焦耳的能量。而2006年我們送到焚化爐與掩埋場的家戶垃圾有485萬噸,等於我們這一年浪費了1,388.5億百萬焦耳的能量,相當於385億度的電,如果以台中火力電廠來發電的話,將會排放33.94百萬噸的二氧化碳,約為全國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0%。因此,如何避免廢棄物的產生,將對溫室氣體減量有很大的助益。

在以往,我們的生活型態深受這個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直線型經濟模式的型塑,許多人在行銷廣告的刺激下,買了許多雜七雜八卻不見得用得著的東西,或者是使用壽命短暫的產品,從而產生了許多原本可避免掉的垃圾。零廢棄這個策略,首先即是要我們檢視生活的各層面,判斷想要與必要的分別,避免從事不必要而只是想要的活動,以避免垃圾的產生。對於難以避免的垃圾,則藉由分類回收再利用,使這些有限的資源回到我們的經濟體,而分類則是每個人都可以做、也是資源能否回收再利用的重要前提。因此,要達到零廢棄,要打造一個「循環型社會」與「低碳經濟」,我們每一個消費者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日前環保署公佈,我國民眾於2007年用掉了180億個塑膠袋,換算成重量約為6.3萬噸;寶特瓶回收量也增至9.7萬噸,相當於42億支600C.C.的寶特瓶;保麗龍免洗餐具也因茶飲連鎖店外帶飲料杯的風行,回收量回增至1千噸。這些數字反映了現代人奢侈浪費卻品質低落的生活。

仔細想想,如果我們不買瓶裝飲料、自備購物袋和餐具、盡量不到使用免洗餐具的餐廳用餐、並減少外帶的行為,這些一次性產品是不是有許多均可因此避免?而且,我們不只是減少了垃圾,我們也在催生一個更優質的餐飲文化:一個以珍惜質感取代用過即棄、以悠閒慢活取代匆忙便利的文化,同時,也避免了這些塑膠製品從石油開採、運送、提煉與產品製造、配送以及廢棄後的回收與處理所需的能源。所以,要對抗全球暖化,請從身體力行零廢棄做起。

2008年5月6日 星期二

工業污染,農地及全民買單!

作者:徐世榮 (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台灣的農業生產環境近日來受到國人相當高的重視,這是因為隨著全球糧荒的日趨嚴重,糧價的節節攀升,如何來提升台灣農地的生產乃成為多方矚目的課題;另一方面,由於許多現代的「農舍(或稱為高級別墅)」興建於農田當中,這也讓社會上許多輿論對此憂心忡忡,擔心台灣農業的生產環境將會陷入於萬劫不復的境界。

此外,另有一課題其實也應受到我們的重視,那就是台灣許多農田已因其周遭的工業生產活動而受到嚴重的污染,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往往是束手無策,一直提不出良好的解決對策。 若以流經桃園縣中壢市及蘆竹鄉的黃漧溪為例,它原本是一條相當清澈漂亮、充滿活力的小溪流,多年之前溪裡是充滿了許多魚隻及野生動物,是蘆竹鄉中福村居民生活及生產的重心,這主要是因為溪流兩旁優良農田所需的灌溉水流皆是倚賴於黃漧溪。

可惜,好景不長,自從中壢工業區設立之後,這些農田的命運改觀了,當地居民及社區的命運也被改變了。由於工業區的污水處理廠就設立於中福村的邊界,污水處理廠所排放出來的工業廢水就直接排入於黃漧溪之中,使得黃漧溪的生機消失殆盡,附近農田也因為灌溉取水的原因,受到了嚴重的污染,農田生產環境遭致破壞。

以前區內的廠家以染整工廠為最多,其所排放廢水除了含有許多化學成份之外,也呈現出了多種的顏色,因此黃漧溪溪水的顏色是多變的,其中又以暗紅色及黑色為最大宗。隨著時代的演進,中壢工業區擴展到現在的四百多公頃,目前工廠大部分都是電子業,雖然污水的顏色並不如以往的多樣,但是卻含有許多有毒的化學物質及重金屬,其為害之程度實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由於農地受到了污染,所生產的農作物因此不適合人們來食用。當地有許多農田在多年前即被判定為受到污染,必須休耕,並接受政府的污染整治,俾讓農田能夠恢復以往可以生產的狀況,近年來許多農田在完成整治之後,被剔除於管制的名單之中。經實地的訪查,政府所採取的整治方法大抵是上下翻土及左右搬動的稀釋整治辦法,也就是說,被污染的土壤並未予以特殊的處理,而只是將被污染的土壤及深層的土壤進行交換,或者是將被污染的土壤與附近污染程度較輕的土壤進行混和,這使得整體的重金屬檢驗值降低,符合了國家所制定的標準。但是,這樣的整治方法到底有何意義呢?因為污染物質並沒有被排除,它們只是被埋起來,或者是遷移至這塊土地的其他地區罷了。

目前這些所謂「整治成功」的農地,有一部份是維持著休耕的狀況,另有一部份則是回復作為農業的生產使用,但是當地居民卻甚少食用當地所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因為彼等知道這對於健康會帶來相當大的風險。可是,這些農作物卻被運送至市場來銷售,這對於不知情的消費者而言,讓他們的身體健康帶來相當大的威脅。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黃漧溪的遭受污染及中福村民的受害,其實並非是個個案,台灣有許多的工業區及區外的眾多工廠,由於污水處理的不完善,使得附近許多的農田遭致污染,這也間接使得全民的健康受到嚴重的威脅。那麼,我們該如何的來解決這個問題?僅靠著土壤的稀釋整治有可能解決嗎?

要解決這個問題,最為根本之處就是要回歸問題的本質;也就是說,問題的核心乃是在於工業生產問題,而不是在於土壤的污染整治。長久以來我們為了要拼經濟,所採用的政策往往是降低工業生產者的生產成本,沒有嚴格要求廠家必須承擔其環境外部成本,這也使得問題被轉變成為土壤污染的整治問題,反而卻是讓無辜的農民及廣大的消費者來承擔,這完全是不符合社會的正義。因此,為了要提升及保障台灣的農業生產環境,並保障全民身體的健康,我們必須把問題回歸至真正的原點,要求工業區內及區外眾多廠家自己來承擔解決毒害廢棄物的責任,而不是把一個原本是資本生產的問題轉變成土壤整治及社會的問題。

 

(本文將同時刊載於作者部落格http://sjhsu51545.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