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
21公里的道路有多長?它相當於頗受爭議的國道蘇花高(86.5公里)的四分之一;嚴重破壞水資源的北宜高南港頭城段(32公里)的三分之二。這樣的距離,在單調的西部平原上,僅僅是兩三個相鄰鄉鎮的連接,若以一般的行車速度,20-30分鐘即可呼嘯而過。但如果這樣的距離,穿過的是由豐富動植物生態系像串串珍珠般所連結的林地,我們願意花多少時間?
最近在台北的近郊烏來,一條21公里長的道路規劃案正在進行中。這條道路預定連結烏來跟三峽熊空,所穿過之地盡是中海拔原始林地。目前的這21公里景色,林木綿密;老樹枯藤裡,潛藏著許多驚喜,瀰漫著多少清新。僅僅1公里的路程,就可讓人倘佯半天。這21公里的土地,與涵蓋它的這片山林,是山羌、長鬃野豬、與許多現在已難得一見的動植物的家,而人類只是過客。然而人類若僅僅是為著這莫需有的30分鐘,而開闢這條21公里長、5米寬的道路,我們所損失的,將不僅僅是10.5公頃以上的原始林木,而是許許多多不復見的生命,與上蒼造化這樂園所需的千萬年的漫長時間。
很遺憾的,在我國當前政治體系充滿著利益分贓、而無永續思考的氛圍下,道路工程背後的龐大利益,已成為許多財團與政治人物的搶食目標。在這種只為開路而開路,卻冠冕堂皇地以「繁榮地方」為藉口而開的道路數目已不知凡幾。根據交通部的資料,2002年時我國每平方公里的土地平均有1.036公里長的道路,若不計佔台灣島近三分之二的中央山脈,則此道路密度更可能高達3公里/平方公里以上,這在世界上已是數一數二。(1999年,世界第一是新加坡的4.783公里/平方公里;第二是日本的3.087公里/平方公里。前者為彈丸之地,土地利用以都市為主,後者則沒有我國的高比例的崇山峻嶺。)
在我國的都市計劃中,道路面積佔都市計劃面積的6.76%,而綠地、公園、體育場所、廣場、兒童遊樂場等合計僅佔2.9%。於是,一條條的道路將整個西部平原劃得密密麻麻,加上可稱病危的大眾運輸,帶來了愈來愈多的私有車,塞車污染降低了我們的生活品質;而道路舖設所需要的砂石更造成了山林與河川的破壞。不僅是平原上,道路也切進了崇山峻嶺,造成更大的生態危機。根據美國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道路的生態影響範圍平均擴及600米寬,有些生態因子的受影響範圍甚至達到1至2公里寬。而以烏來這條規劃中的道路而言,我們不僅必須賠上許多寶貴的山林生態,其所造成的水土保持的破壞更會引發土石流的風險與水資源短缺的危機。
政府每年投入數百億經費於興建道路,難道為的就是去換取這些環境苦果?台灣的道路已經夠多了,請把這數百億的建設經費省下來,好好做好大眾運輸的規劃管理,好讓我們可以同時保有烏來這21公里的串串珍珠,與不塞車的便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