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益明﹝看守台灣協會執行長﹞
夜深人靜時,若靜下心來仔細思考一下,人類文明發展的功過,或許會得到功過參半的結論。不可諱言的是,人類文明發展至今,在物質與某些精神生活的層面,確實大幅提昇了不少;然而同樣不可諱言的是,這些成就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甚至危害到我們子子孫孫賴以生存的基礎:健全的生態和環境。難怪日本公共電視台(NHK)數年前製作了一部「地球生命史」的影片,沉痛地下了一個結論:人類文明的發展是建立在生態、環境的破壞上。
我們再來看看,世界各國政府的決策中,總是把經濟發展列為首選,生態、環境注定被當成次要的問題來看待。舉凡美國政府一直延滯簽署「京都議定書」,以及我國政府面對快速增加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不僅沒有具體的因應政策方案,還執意推動高耗能高排放的台塑大煉鋼廠與中油八輕,都是活生生的例證。
目前,全球面對的生存問題: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人口膨脹與糧食短缺、資源與能源耗竭、廢棄物氾濫、永續發展受阻,已到了世人不能再以鴕鳥心態而足以解決的地步。相信唯有世人共同面對,一起思考解決的方案,坦誠合作執行,才能在這緊要的轉捩點,導正人類文明的軌跡,朝向永續發展的方向繼續前進。
人類的努力,似乎是亡羊補牢。聯合國為了因應2000年制定向貧窮宣戰的「千禧年發展目標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於2015年前消除每天生活費低於US$1的赤貧人口的一半,及半數挨餓的人口,集合了95個國家的1,360位頂尖的科學家,在4年的時間裡花了2,400萬美元進行「千禧年生態系評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tment),詳細評估出新千禧年的世界現況,得到的結論是「地球處於災難的尖峰期, 人們不應理所當然地認為,其子孫在21世紀環境惡化的情形下仍能生存。」,「學術界發現其研究的微妙平衡的生態系中,在過去的50年裡,已被人類嚴重地破壞了。」
這更點出我們要化解人類可能面對的浩劫該有的認識與行動:首先,我們一直消耗地球的自然資本,給地球的自然功能施加如此的重擔,以至於要供養未來世代的地球生態系功能,不再是毫無問題了。同時,千禧年生態系評估顯示,未來確實掌握在我們手上;在未來的50年裡,我們能夠逆轉許多生態系服務的惡化,但是必須在政策和實務上有所改變,而不能依然故我。
現在輪到大家登場了,責任與義務大家都有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