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21日 星期一

面對人類的生存危機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研究員)

這幾天來天氣的炎熱令人難受,且不光是是台灣,許多國家也出現極端的天氣。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日前表示,「…印度創紀錄的熱浪、斯里蘭卡的嚴重水患及美國史無前例的大量龍捲風,都是因為日漸嚴重的溫室效應所引發的極端天氣現象。…若不設法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人類生活環境將面臨大浩劫。」(7月15日,自由時報)

然而儘管警告之聲不斷,我們的政府與人民卻仍未調整腳步。面對酷熱,大部分人的反應是打開冷氣,而未考量在以石化燃料與核能為主要能源的台灣,用電增加即代表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因此這幾天來「用電紀錄再創新高」的新聞不斷,實在令人遺憾。

而我們政府則從未把如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當作一回事,因此只要是有利於少數人「經濟發展」的計劃,不論其會減少多少綠地面積,增加多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只要符合其政治利益,定是大力推動。如台塑集團的六輕第四期擴建案,由於預估將投資1,246億元,而獲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卻無視石化工業帶來的大量溫室氣體排放。而各縣市的道路不斷興建,大眾交通卻疏於經營,間接鼓舞了人民開車出門的頻度,同時一條條柏油路也直接造成了綠地的損失,這兩者都會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如計劃中的蘇花高速公路,即是一個只顧政治利益,卻未有整體考量的政策。

在這個人口過多、資源短缺、環境負擔沉重的時代中,整體人類對所處環境的通盤了解異常重要。否則人人只顧追求自己眼前的利益,卻不顧自身行為對環境的危害,危及的將是整個人類的生存。目前世界的現況已證明,當每個人都只顧追求對自己的好處,結果將是大家玉石俱焚;唯有當每個人在追求自己好處的同時,也能顧及整體的利益,人類才得以永續生存。

因此,當大家覺得好熱時,除了開冷氣的選擇外,是否能考慮以較省電的電風扇代替;出門若非必要,可否犧牲一點不方便,改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而前往距離3公里內的目的地時,可否考慮騎乘腳踏車或走路?當每個人都願意犧牲一點便利時,整體生活品質的改善將是令人意想不到的。

而政府與企業在追求經濟成長時,能否換個方向,改變以前開採自然資源的發展模式,改為以維護自然資源的發展模式?如清潔生產、有機農業、風力發電、綠建築、以及零廢棄政策…等等。這些都不僅是空喊的口號,而是有待落實的願景。而這願景,也有待全體人民的自覺與行動,才能形成政治人物不敢漠視的共識,而這正是我們台灣極需努力的。

關於溫室效應

「全球表面溫度在上一個世紀增加約攝氏0.6度,而在過去25年裡增加的速率,平均每10年接近攝氏0.2度。」─2001維生徵象。

「根據南極大陸華斯托克(Vostok)全世界最深的冰心氣泡之樣本,目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42萬年以來前所未有的;從浮游生物的化石分析中也認為這些量可能是2,000萬年以來的最高值,大氣的二氧化碳含量在1999年達到368.4ppmv,幾乎比工業革命前的280ppmv多了32%,而1958年以來就增加了17%。」─2001世界現況。

「預測(氣候變遷對人類)的負面衝擊包括:

‧因氣溫升高導致大多數熱帶和副熱帶的農作物可能收成減少;
‧許多缺水地區的民生用水供給將更短缺,尤其是亞熱帶地區;
‧暴露於病媒和水媒疾病的人口將會增加(例如瘧疾和霍亂),因熱而引起的死亡率也會增加;
‧由於暴雨事件增多及海平面上升的雙重影響,大大地增加數千萬人陷於洪水的危機。」
2002世界現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