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18日 星期四

儲水防旱,不急著蓋水庫--淺談分散式集水法

作者:邱奕儒﹝景文技術學院環境管理系講師﹞

據報載,經濟部水利署黃署長於日前表示,因台灣雨量分布不均、乾季太長,還需要再建五座水庫來儲水,方能因應台灣用水的需求,並將編列一千多億元的預算執行。至於興建水庫對生態的影嚮,則盼環保人土的諒解。

個人以為,興建大型水庫是集中式(centralized)的集水方法,可以解決水的問題,然而也會創造新的問題,應當是最後不得以才採取的手段。而當前最急迫的要務,應是優先建立起分散式(decentralized)的集水系統。片面由技術官僚宣示興建大水庫的決心,會有誤導民眾之嫌,非台灣的福氣。

興建大型水庫,誠如黃署長所說有生態環境的衝擊之外,還牽涉到跨世代公平性、區域間公平性、效率及風險性等問題。

跨世代間的公平性:台灣先天地質破碎、斷層分布密集,加上地形、水文及現有聚落發展的限制,適合蓋水庫的位址有限,猶如珍寶;而且一座水庫的壽命有限,儘管能做部份的更新,但百年後終仍難逃壽終正寢的命運。若將視野的時間軸拉長,每蓋一座水庫等於剝奪後代子孫一個蓋水庫的機會。如果蓋水庫是台灣人集水的首要方式,當水庫一座接一座報廢後,那台灣後代子民將沒水喝。

區域與族群間的公平性:水庫興建不單只是工程技術上的問題,它還有社會面的問題。某區域所得的利益要由另一區域的民眾承擔其社會成本及風險,這導致了區域間的不公平,幾年前由規劃美濃水庫引發高雄人與美濃人對立的事件中可見一般。此外,水庫愈往高山蓋,除了成本愈高外,往往還會引爆族群的反壓迫情感,如屏東瑪家水庫,此時,環境正義(environmental justice)的呼聲便絪蘊而生。

風險性:儘管工程技術的進步能減低某些可能的風險,但不可否認,大水庫本身就是風險,而且水庫愈大風險愈高。例如,戰爭期間大水庫自然會成為敵軍導彈鎖定攻擊的罩門,只消一兩顆巡弋飛彈擊中翡翠水庫,就足以讓台北死傷無數。更何況國外也還有因興建水庫引發地震的報告。

效率:效率可以從很多角度來定義。但就集水的效率而言,花費鉅資、高科技的大水庫只能收集上游集水區的雨水,非集水區的水就完全無法收集利用。無怪乎在不久前,包括台北市的很多地方都還發生屋外下大雨、屋內卻沒水用的奇譚。所以,我們有必要以新的方式增加集水效率。

正當國家財政困難之際,眼見水利部門又要施展公權力花費鉅額納稅人的稅金來興建大型水庫,個人建議相關主管單位何不暫緩大工程,全力推動「小而美」的分散式集水,相信這不單能解決水的問題,而且還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益,如生物多樣性、發展社區經濟等。

什麼是分散式集水法?不同於集中式的作法,所謂分散式集水系統,就是結合地方政府、社區、學校、民間的力量,以較小的區域為規劃單位,透過小池塘、小湖泊、小水壩、蓄水槽,配合水系統邊緣的綠化造林,設法將每一滴雨水收集起來做各種的層級的利用,不足的部份才由大水庫供應。

在農村地方,可利用加入WTO後所釋放出的閒置農地,開挖人工湖,配合渠道的引導將附近的雨水都收集起來利用。目前台灣用水中扣除保育用水量,百分之六十是農業用水,如果農業用水能以分散式的方式灌溉,就可以大幅減少興建水庫的壓力。此外,由當地居民管理的人工湖,還可發揮養殖漁業、觀光休閒、水上娛樂等經濟效益,增加農村就業機會,改善農村經濟。

荷蘭目前正在進行全國綠網的規劃,透過生態廊道(corridor)的規劃,改善生物棲地破碎化的問題,以增加生物多樣性。當台灣的大地散佈著許多大大小小的水池,就能很容易地以水池為結點,由點連線,形成台灣的全國綠網,連絡各個主要次要的保育區,提高國土的生物多樣性。

都會區則可將獎勵使用屋頂集水系統,並利用校園、公園土地設置地下貯水槽,這還可減緩颱風時淹水威脅。此外,國外行之有年的中水(graywater)再利用系統亦是重要的一環。至於工業區除了雨水收集外,還可以進行製程水的回收利用。

當然,如何實際規劃落實分散式集水法,將台灣缺水指數由10%降到零,尚待大家齊心做進一步的研究。今天,國家國庫收入日減,興建大水庫的成本日高,而且民間反對聲浪日強,要順利興建著實不易。然而,分散式集水的優點是廉價、風險小、再生容易、技術層次低、民眾易於參與管理、不涉汲跨區域及世代公平性問題,這些優點正是大水庫所欠缺的。所以,何不讓我們將興建大水庫的心力與資源,結合全國產官學及民間的力量,共同推動「把水留下來運動」,以分散式集水法保留下每一滴雨水,方是台灣之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