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29日 星期一

弱勢的環境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研究員﹞

回憶兒時,曾有一個極為要好的玩伴,一路陪著我玩進國中。我成績較他好,但他球類、平衡感則超好,我們彼此惺惺相惜,互敬互重。然而,國二的分班,他不幸被分到放牛班,從此他避不與我見面,而我們也因此在這種講求競爭的教育體制下,分別進入了兩個不同的世界。那時年少的我,第一次發現,我的優越是踩在別人的失敗難受上而得來的,真是所謂的「一將功成萬骨枯」。

在這個競爭的社會,我們不僅人與人爭、國與國爭,更與萬物爭,與天地爭。爭的時候,我們只顧我們自己眼前的目標,卻難得去體會別人的感受。大家只崇拜強者風光的一面,卻無視於弱者受傷的痛楚。而當我們以競爭的態度去對待最為弱勢的生態環境時,則只知如何瘋狂地去擷取於己有利的自然資源,卻完全不顧自身行為對大自然的傷害。

於是,為了提昇競爭力,為了怕廠商搶不到更大的市場,即時在許多有識之士頻頻呼籲削減二氧化碳排放量以減輕氣候變遷影響的情勢之下,環保署仍不敢奪台塑之鋒,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通過了台塑六輕四期擴建工程的環評(12月23日);而台塑則回報以「環保署等相關機關,專業(???)執行能力相當的強,才能夠讓六輕四期工程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審核工作」等語;於是,又一場環境浩劫於焉開始。

另外,景氣復甦所導致的房地產熱絡,致使最近砂石短缺,逼使經濟部緊急開會決定,開放高屏溪等七條河川砂石開採。眾業者們只爭著要更多砂石,為了賺錢,理直氣更壯,卻不顧砂石的過量開採可能導致土石流;而經濟部與業者們在面對砂石飆漲的危機之下,所想到的也只是如何取得更多的砂石,而不是以其他的建築型式(如鋼構或木構式建築)來減少砂石的需求,達成人與大自然雙贏的局面。

也就是在這種競逐利益的心態下,當行政院宣佈蘇花高緩建後,立法院交通預算聯席會竟會提出行政院「不得緩建與停建」之類莫名其妙的決議案,誓要讓高速公路切過高山,蔓延到東部;而澎湖則在地方政治人物的慫恿下,立志要爭取一座賭場,引進大量耗水耗電的水泥設施,而不顧對當地生態景觀與純樸民風的傷害;更有人以疏浚為由而在澎湖湖西鄉青螺灣有護灘功能的珊瑚砂灘上盜採砂石!不禁令人感嘆,這世界簡直是瘋了,我們一方面要靠大自然來維持生存,另一方面卻又死命地對著奄奄一息地大自然給予一次又一次的重擊。

就好比人與人爭只會讓人愈來愈孤獨,人與天地爭只會讓人類愈來愈孤立無援:當大地已死,萬物離我們遠去,人類豈能獨活?何時我們才能學會不爭,而與萬物天地共存共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