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
由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主辦、環保署承辦的國家永續發展會議,於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中平和的落幕。在採取「審議式民主」的會議形式下,環保人士、產業界與政府各部會代表,皆可表達自己的看法,雖因時間限制而不能暢所欲言,但仍對於許多大大小小的行動策略達成共識;然而對於較重大的變革或管制策略,則仍有許多爭議,而未達成共識。尤其是延續自2005年全國能源會議的爭議焦點,即溫室氣體減量的目標與期程。
環保人士要求二氧化碳排放量減量目標,至少應維持1998年全國能源會議結論,即於2020年時將二氧化碳排放量回歸至2000年的水準。而經濟部則細細衡量過去幾年的毫無作為與遠見,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年高昇;又審慎站在財團立場,將幾個尚未通過環評的重大投資破壞案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納入規劃,而提出另一期程,大幅放寬減量目標。在經濟部規劃的情境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將一直成長至2025年,然後才進行總量管制,逐年降低。在目前地球對人類活動容忍度已瀕臨極限的情況下,如果將溫室氣體減量視為調整人類發展方向、邁向可持續未來的一個指標,則經濟部的規劃,恰落後許多先進國家25-30年。
溫室氣體減量與產業結構的調整息息相關,如果不大幅降低高能源密集度產業的比例,溫室氣體減量將如癡人說夢。但在經濟部規劃的情境下,2025年時的產業結構與現況僅相差1.4%,服務業微升,工業與農業微降,也就是沒什麼改變。相對於我國在決定以犧牲農業發展工業的年代,農業所佔的GDP比例從1960年的28.5%降至1980年的7.7%,而工業於此二十年間則從19.7%提升至45.7%,可見經濟部並不想改變產業結構,只做微幅的調整,虛應故事。
經濟部所固守的產業結構,尤其是工業,五十幾年來造成我國環境品質惡化,讓我國2005年的環境永續性指數排名全球倒數第二,廢棄物與毒物排放的壓力高張,環境生態的破壞未曾稍歇;這些不永續的產業,我們應逐一檢討淘汰,以將有限資源在能夠兼顧當代與未來世代的基本需求下,有效地發展必要的永續產業。而永續產業,誠如「台灣二十一世紀議程」中對永續經濟的粗略定義,是指清潔生產事業與綠色產業。所謂事在人為,若我們決心進行溫室氣體減量,永續產業將能以與「農業換取工業」年代時相同的幅度,取代不永續的產業。而這是經濟部僅考量溫室氣體減量對經濟成長率與現有產業影響的情境中,所忽略的。
因此,正確的發展策略,不是經濟部所提出的「配合」國際環保趨勢並「兼顧」不永續的產業發展需求;而是積極管制不永續活動,以利永續產業的生根茁壯,而這才能符合我國短期與長期的利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