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
一個人會不會缺錢,端看其怎麼生活。有些人雖然賺了很多錢,但由於生活奢侈浪費,因此還是一直覺得錢不夠;而有些人雖然收入微薄,卻由於生活儉樸,因此不但覺得錢夠用,還能省下許多工作賺錢的時間,去服務社會或充實自己。同樣地,一個國家會不會缺錢、缺電,也是同樣簡單的道理。
近來部分媒體配合台電,大幅報導我國明年就會缺電。「限電惡夢來臨」的聳動標題,企圖撩撥人民的不安全感,以遂其路人皆知的企圖:持續興建以不可再生能源為電力來源的電廠,比如彰工火力發電廠;另外則是做為追加核四預算的籌碼。對大眾百利而無一害的國家政策如非核家園與溫室氣體減量,對台電而言宛如眼中釘,根本是違反其利益;或者更正確地說,違反可從興建電廠中獲利的廠商利益。因為如果不是已和這些廠商結成利益共同體,否則身為國營企業的台電,何苦和公眾利益過不去?
台電提出的理由認為,尖峰用電將以每年4%成長,因此備轉容量率恐將低於5%,如此就有可能造成部分家庭電力中斷的現象。先不論台電這個理由與預測合理不合理,單以台電自己的推估,自今年至102年為止,沒有一年的備轉容量率預估值是低於5%以下(見自由時報3月8日A3版的整理表格),明年的備轉容量率預估值還有13.1%,也就是還不會缺電,為何要以「明年起缺電」來恐嚇大眾,製造必須趕緊蓋電廠的輿論壓力?
至於單以尖峰用電的成長來考慮需要多少電力裝置容量,也是一個表面上心思單純的藉口。近年來在溫室效應影響下,已使得全球平均溫度居高不下,去年更是上個世紀以來最熱的一年。在全球暖化的現象下,夏天高熱讓許多用戶大開冷氣,這也部份解釋了台電所謂的「儘管產業外移嚴重,台灣的每年尖峰用電還是呈現平均4%的成長。」而火力發電,正是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源。如果我們還不積極思考如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緩全球暖化,反而一直蓋火力電廠(還有大鋼廠與國光石化)惡化溫室效應,這種策略豈不是倒行逆施?
此外,台電也未考量尖峰與離峰用電懸殊差距的問題,並進而擬定比新建電廠更好的對策。根據台電94年度的售電統計資料,我國的平均負載才2,001萬千瓦,不到總裝置容量(4,180萬千瓦)的一半。也就是目前營運中的電廠有一半閒置容量,在這種情形下,僅是為了尖峰用電(95年度估計為3,559萬千瓦)的成長,就要拼命蓋電廠,不僅是浪費國家資源,也凸顯了技術官僚的不長進。不僅只有太陽能與風能可以充分利用夏天熱能來減輕尖峰時段的供電壓力,國外十幾年前就在實施的需求端管理(幫助用電戶節約能源),在我國付諸闕如;另外,如飛輪等小型儲電設備、改善室內通風以降低冷氣使用等諸多策略,都可以用來降低尖峰用電。如果能源局與台電能提出並力行可降低尖峰用電的節能策略,未來尖峰用電當然也可能以每年4%的負成長;選擇性地漠視這種改變的可能,正是我國許多不必要的開發破壞案的一慣伎倆。
地球已瀕臨極限,我們無法再毫無限制的開源;且如行政院長蘇貞昌所說,環評確實「失衡」,長期以來都太偏向經濟而非為環境把關,致環境品質惡化至斯!經濟發展錯亂至斯!因此這個社會要趕緊把重點放在節流,並加嚴失衡的草率環評,方是正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