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24日 星期二

九二一的省思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助理研究員﹞

三年前的921,震碎了多少家園。那一夜,至今仍讓人餘悸猶存。這天災提醒已習於安逸生活的我們,莫忘了大地的存在。

自此地牛翻身後,遭受重擊的我國,在國內外複雜的政經環境交錯影響下,使得我們一向引以為傲的經濟成長率每況愈下,仍陷於「發展」就是「經濟成長」的我國政府,不由得慌了手腳。拼經濟的口號不絕於耳;經發會、挑戰2008,迫不及待地以犧牲環境正義來向企業描繪一個又一個大餅;而此同時,國內貧富差距逐漸擴大;一切向錢看的價值觀更,侵入了教育界,學雜費的暴漲使得教育再也不是人人可有的權力。環環相扣的經濟、社會與環境,就如此同時朝向「非永續」的方向前行。921原本提供了國人一個重新思考未來走向的契機,但顯然我們並未善加把握。

今年的921,適逢中秋,月圓人圓的祈求,對多少家園因地震而破碎的人們,是多麼難以承受。一向負有平息人心之責的宗教界,因此於是日舉辦了多場祈福法會。

的確,人心的善惡乃是社會不公與環境破壞的根源;因此在祈福之餘,我們更應思索的是如何扭轉敗壞的人心,使其朝向善的一面,並從而使這個以競爭為本的社會體制,轉為以互助為本的社會體制,使這個耗費資源、過度生產與消費的經濟體制,轉為珍惜資源、以真正需求為本、且對環境友善的經濟體制,那麼我們才可走向永續發展之道,這也才是全民真正的福氣。而這轉變的力量,在於我們的願景、決心與行動。

雖然,全球大部分國家與我國一樣,朝著非永續的方向前行,然而這股轉變的力量已在數個國家發芽甚而茁壯。甫結束的地球高峰會的主辦國南非是一個剛結束動亂、貧富差距懸殊、失業率高達40%以上的國家。在這麼一個問題重重的國家,他們規劃出數個結合環境保護與當地文化特色的大型計劃,如生態城市、溼地復育與貧民窟重建等,希望善用當地資源,以期達到自給自足與提供充分工作機會的永續發展目標。而在資源回收與再生能源的發展大有成就的德國,更是一個全民齊心朝向永續發展的國家。日前一位德國資源回收公司「綠點」的負責人來台演說中提到,亞洲政府官員常跟他說德國這一套在亞洲國家行不通,他則回應以德國人不是天生就會做分類,而是他們體認到資源的有限性,而決定身體力行。只要亞洲政府下定決定,一樣可以做得到。

人們習於安於現況,要改變目前的潮流確實不易。然而,921與之後多起的風災、水災與旱災,已為這個社會蓄積了大量的轉變能量。能否使這股能量化為社會與經濟體制的正面轉變,就看全民與執政者的智慧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