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8日 星期三

解甲歸田

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 秘書長)

陶淵明的歸去來辭傳唱千年,描寫著亂世中失意者在無奈下回到久別的家園。雖然田園將蕪,但只要土地仍是活著,一番整理耕作之後,又可產出足夠的食糧,滿足一家需求,因此,胡不歸?更何況軍旅生涯,長年與妻兒別離,一想起久違的家庭生活,更是頻頻「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待遠遠看到家園,稚子候門,則不禁載欣載奔了。這生動活潑的美妙文字,千百年來牽引著許多人的歸鄉夢。

農業,確實是經濟體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因為其可讓人們進可攻,退可守。在生涯規劃無法實現之際,回鄉過田園生活,對受挫的心靈是莫大的撫慰;在已完成短期工作任務而暫無其他規劃之際,回鄉從事農業,可持續其生產力,延續其對社會經濟的貢獻。三國時代,雖然列強互相攻伐,迭有戰事,然而當戰事稍歇,讓部份士兵去耕田,除了可以避免其因四體不勤而戰力衰退外,亦可為往後提供充裕的軍糧,這屯田制度,讓魏、蜀、吳等國可以維持其兵強馬壯。

由於資本主義的強調競爭逐利,現今的公司一如古時的軍隊,征戰商場。然而不同的是,征伐打戰有任務完成之時,而許多公司設立則是以無止盡的追求利益為目的,沒有任務達成結束營業之目標設定,經營者也都希望其公司可以長立不倒。暫不論這無止盡逐利、沒有法定死亡日期的公司制度對生態環境的衝擊,這些擁有自然人之權利保障的法人,仍有可能被淘汰,很難逃脫「成住壞空」的無常真理。

在總體經濟情況良好的時期,因公司倒閉而失去工作的失業人口,可以在失業救濟金與就業輔導的社會安全體制下,獲得良好的照顧;但在經濟衰退甚至大蕭條的時期,失業潮將造成國家龐大的財務負擔。此時,農業對失業人口的吸收能力,即顯現其優勢。

自馬政府上台以來,為救經濟,以債留子孫的方式,投入近兆元資金,要加強公共建設、刺激消費,以擴大內需,卻挽救不了經濟持續惡化的情勢,倒是讓環境承受極大的開發壓力;而政府為照顧失業人口而病急亂投醫式的創造就業,更可能創造出沒有生產力的工作,等同於拿國庫的錢來養這些其實很有能力養活自己的人口。

在我國長期以犧牲農業,發展工業的情況下,農村人口老化,大量農地休耕,並因而導致許多老農嚴重倚賴化學農藥與肥料等不利生態環境與健康的農法,而農業產值被抑低,也讓許多農地承受土地開發壓力,政府更打算以「農村再生條例(草案)」讓農村成為建商樂園。在經濟危機深不見底、工業面臨極大威脅的此時,該是全面檢討這不當農業政策、著手復育這上天賜予良田的時候了。

如何妥善利用國庫有限資源,輔導失業人口「解甲歸田」,轉入有機農業的生產與行銷,以提升有機農業產值,降低糧食進口依存度,同時讓更多中下階層人口吃得起有機農產品,減少健保支出。這將有多方面的長期利益,可確保經濟、社會與糧食的安全,增進國人健康,甚至將帶來休閒旅遊的效益,何樂而不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