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6日 星期四

檢驗標準政治學

作者/徐銘謙(看守台灣協會研究員)

上個月底,台灣因為從狂牛症疫區美國進口帶骨牛肉,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列為與美加同級的疫區,衛生署的官員先是批評只分疫區、非疫區,分級並不適當。而後強調通過進口的牛肉,是「經過科學評估與專業審查」的,接著說:「十五歲開始,每天吃一百零三公克,連續吃七十年,要到五百歲才會發病」。

前幾天美國進口的豬肉含有「瘦肉精」,也就是beta 乙型受體素,讓豬長期服用只長瘦肉不生肥肉,這次進口的豬肉有兩批被驗出含量零點一五到零點三ppb不等的瘦肉精。衛生署竟準備要會同農委會研商,以美國可以容許五十ppb,台灣完全禁止是不合理的,準備改變台灣的瘦肉精含量標準。並且說:「瘦肉精每天食用超過六十七微克,民眾才會有心悸情形,但一般不會吃到這麼高的量」。

無獨有偶的,不只肉類有台灣、美國檢驗標準不同調的問題,最近引起麵粉等民生物資價格飆漲的小麥存量不足(事實上全球暖化造成的乾旱是小麥價格上漲的關鍵因素),因為先後從美國進口的九千噸跟六千七百噸小麥,皆被驗出含有零點六四ppm的「馬拉松」農藥,被海關依超過標準扣留,不准進口。此時媒體皆以美國標準為八ppm,高分貝施壓政府應放寬標準,讓小麥順利進口,以免缺糧。美國在台協會、美國小麥工會與麵粉工業同業公會正在協商,即將放寬標準。

一連串食品添加化學物質、農藥殘留事件發生,表面上看來,似乎是台灣標準定的過於嚴格所致,然而有趣的是,標準比較的對象都是美國,媒體沒有報導歐盟更為嚴格的食品安全法案。再者,這些事件的協商,都是由利益團體向政府施壓,消費者團體在此間是缺席的。雖然檢驗標準的訂定,總是聲稱是基於「科學證據」,但是為何標準會有不同呢?當國際上各個國家檢驗標準不同的時候,應該適用哪一個標準?而各國的檢驗標準又是如何訂定?經由什麼樣喊價還價的政治過程?如果有別的國家擁有檢驗標準更嚴格、品質更好的農畜產品,為何一定要跟美國進口呢?

檢驗標準的訂立,應當是為了國民健康、食品安全進行把關,至於對人體會產生什麼影響?這似乎又莫衷一是。從負責把關的衛生署官員口中,聽到的都是微乎其微的機率,但是如果我們每天又吃牛肉、又吃豬肉,又吃麵、麵包,還有之前研擬放寬農藥標準的「有機蔬菜」,在我們的體內微量的瘦肉精、微量的狂牛骨髓、微量的多少ppb或ppm,微量的牛奶中的戴奧辛,微量在雞隻殘留的抗生素、基因改造的大豆(即使每一樣都符合經由政治過程妥協訂定出來的檢驗標準),最後,在我們體內會發生什麼樣的綜合性效果呢?會產生什麼樣的疾病呢?衛生署官員誰可以告訴我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