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17日 星期二

貓空纜車高高掛

作者/徐銘謙(看守台灣協會研究員)

貓空纜車七月四日風光上路,但是從開放試乘起,風波就不斷。機械部分遇到雷雨停擺、卡磁無法動彈、兩部車輛撞在一起、車廂為防墜落悶不通風等,是媒體捕捉的焦點。然而,更多的是來自當地居民的抱怨,為因應纜車通車帶來大量人潮,貓空地區全天候單行道,而且路邊紅線禁止臨停等交通管制措施,讓居民覺得出入不便,之前會勘還揚言,若不取消交管,將會讓纜車無法運行。

筆者大學時就讀政大,記得十幾年前,貓空喝茶正開始流行,不少政大學生假日都會去山上土雞城打工端盤子,我也是其中之一。當時的貓空每逢假日就大塞車,平日則空蕩蕩、冷清清。因為自行開車上山的人太多,市政府推動小10巴士,從木柵老街搭車上山,遠比自己開車順暢許多。還有許多山友,會選擇政大校園內的行健道、環山道,拾階而上,或經樟山寺禮佛、或走茶山古道、穿越茶園,邊運動邊談天,在山上快意喝茶,沐晚風而歸。安步當車,路過車陣,只覺得我們走路如風,揚長而去。

幾年後,聽說台北市政府為解決假日交通壅塞問題,決定在貓空興建纜車。貓空是一個早期即廣泛開闢成茶園的小山坡,後又因土雞城一間間在山坡地上蓋起來,賀伯與納莉風災造成貓空道路坍塌中斷,搶修過程中茶園生意不若以往,交通也藉此進行單行道的改革。纜車的興建,無異對振興當地茶園觀光帶來利多,只是在規劃選擇廠站位址時,不斷有茶園爭取設在接近自家門前。纜車興建期間,貓空山下政大附近開了好幾條新的聯外道路,位於斷層與地質脆弱的貓空山路則再無拓寬空間,因而在入山口形成一個交通瓶頸,對外門戶大開,但是胃納量根本不足。

前台北市長馬英九任內,為回應外界對纜車噪音、流量、污染的質疑,提出纜車運行後,將考慮封閉道路,只供當地居民進出。衡諸國外纜車的經驗,通常興建於沒有道路抵達、或是在脆弱的保育區內,興建道路會造成破壞,因此纜車是比道路更生態的選擇,況且纜車既為解決交通壅塞問題而建,充分結合大眾運輸轉運之後,道路即應當被纜車取代,否則貓空纜車每小時可搭載兩千人上山,開幕第一天下午就湧進一萬二千人,如若遊客同時可開車上山,貓空的交通只會更加惡化,馬市長此舉原本是正確的政策,但卻一再妥協,從封路改為假日交通管制、單行道劃紅線則是延續性政策,面對這項耗資十三億元的建設,台北市議員林奕華竟帶領部分居民說,纜車全為觀光客著想,不管在地居民死活。

當茶園只看到觀光客數量,以為數量就代表利益,結果滿山遊客動彈不得、無處可去;而觀光客本身轉而把交通工具,當作旅遊的目的(例如高鐵、貓纜),而非停留在旅遊地、受當地吸引駐足,那麼觀光客倍增的結果,的確是不管在地居民死活。當一窩蜂的旋風熱潮過去,留給當地居民的,將只是空轉的纜車、水土環境早已破壞的家園,以及再度沒落的產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