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5日 星期二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科技發展與相關風險

作者:許惠悰(中國醫藥大學健康風險管理學系 助理教授)

去年11月,在國際知名的科學期刊《自然》(Nature)刊登了一篇比較全世界火力發電廠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的論文,在該篇論文中,台灣的台中火力發電廠以每年4,130萬噸的排放量,登上了全球火力發電廠二氧化碳排放量第一的位置。這個新聞使得台中火力發電廠,頓時成為媒體版面爭相報導的對象,火力發電廠的污染排放問題遂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

由於工業化的效應,電力需求不斷地成長,燃煤在電力供應系統中,具備成本低、技術成熟等相對的優勢,所以全世界電力的供應大都是以火力發電為主。但是,火力發電廠在燃煤的過程中主要的產物就是溫室效應的元兇:二氧化碳,因此 發展控制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至大氣中,以避免溫室效應的現象持續惡化,是能源科技發展上很重要的趨勢。

過去幾年,科學界提出了一項控制二氧化碳排放至大氣的構想。科學家認為,如果能夠在排放二氧化碳的煙道中將其捕集起來,並且將其轉變成液態的二氧化碳,然後尋找適當的地質條件,將液化的二氧化碳以深井注入地下900公尺到1,200公尺深的玄武岩地層中封存起來,則最後二氧化碳會再經化學的作用轉變成為碳酸鹽類,而成為構成岩石的主要成分。如此,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至大氣中避免溫室效應的極佳策略之一。

根據報導,日本已經立法通過「海洋污染及海上災害防止法」,允許將工廠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封存在海底以下的地層中。最早可能於2010年開始封存二氧化碳,目標則是每年向地下注入約2億噸的二氧化碳。另外,美國能源部的報告亦指出,美國規劃在2050年回歸200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時,其減量的策略中有45%就是以先進的碳捕集及封存技術來達成。

不過,這項科技的發展仍然有其風險存在,主要的風險可以分成短期性的與長期性的風險。短期性的風險,主要發生在捕集、輸送及注入時,由於二氧化碳對人體及動物而言為一潛在性的窒息劑,所以在運送至深井注入點的過程,注入時的操作等,都需要特別的小心,防範輸送管線的洩漏,進而造成傷亡事故的發生。

另外,則是長期性封存點的災害風險,例如地震或者是岩石開裂等,將會造成封存在地底大量的二氧化碳外洩問題。此外,如果是在海地的地層中封存,則洩漏出來的二氧化碳將會造成海水酸化的問題,對於海洋的生態系統造成影響。又二氧化碳的洩漏可能造成海水溫差的變動,水溫的變化進而會形成強烈的洋流,造成海嘯的發生等。因此,這些不確定性都是這項科技面臨的考驗。如何執行,當然需要具備相關的知識與實際的執行經驗。國內可能在這方面極為欠缺,有賴公部門更多的投入。

總而言之,二氧化碳排放的減量工作是刻不容緩的議題,這項工作需要更多的專業人士包括能源、環境、化學、物理、地質、海洋、風險管理、法律等領域的人共同來參與,共同來為守護地球盡一份心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