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塑化劑事件一年後 政府做了什麼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 祕書長 

塑化劑事件自爆發以來已經過了一年,這個廣受注目的事件,引起了社會對食品安全、毒性物質管理與塑膠製品氾濫等種種議題的討論。然而, 除了將違法亂紀者繩之以法,並將七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納入第1、2類毒性化學物質以加強流向與使用上的管制外,政府是否也一併檢視國人的種種塑化劑暴 露途徑,並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國人健康?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如果有任何動作,也如牛步。以醫療用品為例,添加塑化劑的各式PVC軟袋、軟管,依然大量使用, 完全沒有受到限制,讓最脆弱的病人直接承受塑化劑的危害。

衛生署雖然比照歐盟訂定了五種塑化劑的每日耐受量(TDI)參考值,卻束之高閣,沒人參考,並未依此檢視超過此耐受量的暴露途徑該如何 斬斷。根據美國FDA報告,採用PVC輸液軟袋與軟管的各式療程中,DEHP的暴露劑量接近或超過衛生署的每日耐受量者(0.05 mg/kg bw/day)比比皆是。然而衛生署除了一紙公文要求相關醫療器材業者於一年內要標示外,再無其他措施。如今一年已過,許多相關醫療用品並沒有標 示,也未 見衛生署有任何動作,難道連這種效果微薄的措施,也只是虛應故事?

PVC的輸液軟袋、軟管除了讓病患承受塑化劑危害外,也是醫療廢棄物焚化爐排放戴奧辛的重大來源。根據環保署的調查,廢棄物焚化量僅為 大型垃圾焚化廠0.55%的醫療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排放量卻高達大型垃圾焚化廠的31%,可見醫療廢棄物的氯含量之高。醫療廢棄物焚化量一年約有3.4 萬噸,其中光是PVC點滴袋,一年450噸的產生量就為這些廢棄物帶來了0.74%左右的氯含量,遠高於一般生活垃圾的氯含量(0.35%);若 再加計 PVC血袋、軟管等,這個數字會高到多少,令人不敢想像。因此無論從戴奧辛或塑化劑的減量,都凸顯了淘汰PVC醫療用品的必要性。

然而衛生署不僅未採取適當措施,現行健保給付更任令PVC醫療用品的市場坐大。以點滴袋為例,目前有PVC與PP兩種材質(其中PP有 點滴袋與點滴瓶兩種產品),後者較安全(不含塑化劑,燃燒不會產生戴奧辛)也較貴,然而健保給付並未依材質安全性與成本不同而有任何差異,結果各醫療院所 為節省成本,除了剝削醫生與護士的勞力外,也大多採用價格較低廉的PVC點滴袋(佔七成市場)。而在洗腎方面,更是採包裹給付制,不管醫院採用什麼材質的 洗腎器具,結果幾乎百分之百的洗腎軟袋、軟管都是PVC材質。根據健保局統計,我國慢性腎臟病高居工業國家第1,每年有將近7萬人洗腎,這些腎臟已經出問 題的病人,卻要讓他們的腎臟直接接觸會傷腎的DEHP塑化劑,這不是謀財害腎嗎?

相信許多醫院設立的目的,是為了救人,不是為了害人;然而不當的體制,反而讓他們陷入道德危機中,同時讓我國的醫療資源浪費在會惡化國 人健康的醫療用品,導致健保負擔日益沈重的惡性循環。要淘汰PVC醫療用品,減少戴奧辛與塑化劑的危害,請衛生署從檢討健保給付與限制特定療程使用PVC 醫療用品開始。

◎本文簡版刊載於6月11日立報看守台灣專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