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曼麗 (看守台灣協會 理事)
今年最勁爆的消費事件,無疑就是中國大陸生產的毒奶粉,內含三聚氰胺,令人退避三尺,不敢輕碰。不單單是奶粉下架,就連麵包、餅乾、珍珠奶茶,銷路一落千丈,很多人怨嘆:「以前我不知道已經吃了多少了?!」
食品添加物,有其一定的規範。供人食用,更加嚴格管控。若要以肉身來做實驗,即使付給萬千的代價,應該也沒人敢輕易嘗試有毒有害之物!台灣人非常注重身體保健,尤其對小孩子,大家都是心肝寶貝,不捨傷害。而三聚氰胺這種本來就不應該出現在奶粉中之物,就是因為不肖商人要賺黑心錢,罔顧別人的生命安全,橫著良心添加進去,怎不令人氣憤!雖然中共海協會來函道歉,未來如何阻斷黑心產品之路,仍要加一把勁,以預防替代事後危險所付出的代價。
在1979年,當時台灣的環保和消費意識,幾乎是蠻荒時期,卻發生了多氯聯苯米糠油事件。在中部一家米糠油的工廠(彰化油脂),在製造過程中,以多氯聯苯當熱媒,由於熱煤管破一小洞,使得管子內的多氯聯苯滲漏到米糠油中,污染了油脂。當時沒人知道有污染,在中部地區很多人都買米糠油來燒菜,以致事發之後,方知至少兩千多人受到毒害。受害人的症狀和日本的多氯聯苯中毒,如出一轍,化驗之後證明是多氯聯苯。
由於是類似戴奧辛的成分,根本無藥可醫治,這些人只好以氣功和民俗療法自力救濟。有些人得到胃癌、腸癌、乳癌而往生,其餘的人一輩子身體和病魔不斷奮戰,痛不欲生。最嚴重的是後來這些人結婚生子,母親生下的孩子,身上帶有多氯聯苯的成分,經由生育,垂直移轉。歷經三十年,台灣有多少人是多氯聯苯的受害者,不得而知,估計至少還有兩千人。
由於人類的無知,在製造產品的過程,有意和無意之間,添加了不應該添加的物質,而造成無法修復彌補的傷害。多氯聯苯毒油事件的受害者,他們已經被忽略了三十年,最近雖組織了聯誼會,互相鼓勵,相互取暖,但因身體和經濟都不佳,仍然孤獨的隱藏著。台灣社會如果有人要為無知付出代價,受到多氯聯苯傷害的這群人,無疑就是替台灣承擔的人。
我們希望多氯聯苯毒油事件和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能夠得到社會的重視。消費事件不斷再發生,歷史不斷再重演,我們的未來,還有什麼永續可言?在二十一世紀,我們要為受到傷害的人建構更完善的空間,使他們在受苦中感受到溫情與支持的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