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6日 星期四

誰來根治食品的東邪西毒?

作者:徐銘謙(看守台灣協會研究員)

巷口一家麵包店,掛起了一條鮮豔的紅布條,上面寫著「本店不使用中國毒奶粉」,轉角前往捷運站的麵包店,也貼上一張用毛筆寫在紅海報紙上的招貼,上面寫著跟上一家同樣的字。我思考著,麵包店是不用中國的毒奶粉,所以可能是紐西蘭或哪裡的毒奶粉嗎?還是根本不用毒奶粉?又或者,老闆只是花錢製作了一張布條,但是生產流程與食材來源都沒有改變?有些麵包店的櫃臺為了取信於顧客,還會影印一張檢驗合格的證明,當然也有許多店家什麼都沒有貼,我到底該相信誰?我真的眼見為憑嗎?

大賣場裡特別設置了「臺灣製造」的專區,強調此區內的食品保證安全,我當然是愛臺灣的,但是電視上原本教導辨認條碼的方式,最近好像又爆出中國產品掛馬來西亞甚至臺灣的條碼,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世界工廠的中國,提供著全球各地各種食材的原料,三聚氰胺又廣泛地添加在任何需要檢查起來好像很多蛋白質的食品裡面,從牛、豬的飼料到貓狗寵物餅乾,乃至嬰兒奶粉與各種餅乾麵包食品。當政府為了檢驗出來的含量標準反覆爭論之時,我們所能相信的也許只剩下官員吞麵包、餅乾的保證。

當新聞版面被全球金融風暴(另一種全球化)以及扁家國務機要費海外洗錢(又一種全球化)佔據之際,毒奶粉的事件似乎已經暫時淡出民眾的視線,但是仍然存在現實生活裡。類似的全球化食品安全問題一直層出不窮,從美國進口肉品含「瘦肉精」、麵粉含「馬拉松」農藥,到最近越南火龍果超量「撲克拉」,問題當然不止中國佔最大宗的毒米、毒奶粉。我們生活在食品生產在遠方的全球化時代,很多孩子也許相信所有的食品都是從超市賣場長出來的,更糟的是,包裝生鮮食品的 PVC保鮮膜也含有影響健康的塑化劑,這些都是肉眼無法辨識的。

當消費者跟生產者的直接連結被切斷,消費者的食品安全就仰賴現代建構起來的技術官僚去設置各種檢驗標準來把關,檢驗標準變成唯一的媒介與公證的管道,偏偏各個國家不同。(是人種不同而抵抗力不同嗎?還是國情文化不同?)即便同一個國家內部標準改變,或者有好幾套不同的體系進行檢驗,都很容易導致消費者脆弱的信心崩潰。更何況,添加三聚氰胺就是業者為了因應蛋白質檢驗標準,而以含氮相當高的塑料化學原料來欺騙機器,以壓低成本或是掩飾營養不足的食品,一旦標準本身不可信靠,消費者就再也不知道可以相信什麼。

有些專家喜歡以通俗方式要大家「安啦!」例如毒奶粉三合一咖啡要每天喝四包,連續喝二十八天才會腎結石,但是如果你又喝奶粉、吃餅乾、麵包,況且麵粉又還有「合格」的馬拉松農藥殘餘,誰都不知道身體能否消受。

根本之道,還是去除檢驗標準的中介,讓消費者跟生產者重新建立直接的信任關係,從全球糧食危機前後,國內已經有許多團體在推動在地化的食物零里程、主婦共同購買;甚至消費者參與生產的穀東俱樂部、社區支持型農業、面對面的農學市集、樸門農藝等,負責任的政府應當要整合衛生署、農委會乃至經濟部,以整合的觀點連接消費與生產環節,以徹底重建國人食品安全的信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