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5日 星期一

兩個日本人,多麼痛的領悟

作者:徐銘謙/看守台灣協會研究員
最近日本的綠黨召集人渡邊智子來台,在一場「核去核從的台灣能源政策」論壇上,分享福島核災的慘痛經驗,提醒世人切莫以為核能是便宜方便的能源,如果將所將造成的風險計算進來,核能的代價是昂貴的。健忘的臺灣人或許已經淡忘將近四個月前的日本海嘯震撼,海嘯彷如電影特效畫面,使得真實也感覺太過虛幻;也許是塑化劑風暴威力蓋過了海嘯,使我們忽略福島輻射外洩的危機每日仍在持續,甚至讓我們麻木加劇,認為人生處處都有風險,而這些「都是沒有辦法的事」。
另一個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在前往西班牙加泰隆尼亞領獎的時候,也對歐洲的讀者們提到了日本文化中的認命、技術與效率,從海嘯發生後 的新聞畫面,我們見證了這一點,但是正是日本人的認命、技術與效率,導致了海嘯過後難以衡量後果的福島核災。這位自詡為「非現實的夢想家」的村上春樹,從以前小說世界裡虛無的天上,藉由福島核災回到了地面,總算過完了他的青春期。
他在致詞裡提到日本人對無常的消逝習以為常、日本人的技術可以迅速修補損壞的道路與建築、日本人重視效率與經濟發展而選擇了核能發電, 結果犯了倫理規範上的錯誤,那就是讓廣島長崎的核災,再次發生在日本的國土上,而這次導致數十萬日本人流離失所的核災,不是外國人而是日本人自己的集體選 擇。因而,日本人是受害者也同時是加害者,核電這個對日本文化看似理性的集體選擇,卻讓日本人重蹈原害的歷史覆轍。
兩個日本人不約而同地向世人傳遞「福島核災的福音」,正是這百年一遇的大地震造成反應爐無法降溫的連鎖反應發生在技術精良的日本,帶給 我們這一代人的重要訊息。過去安全、乾淨與永續的替代能源,總以效率與技術的考量被輕易放棄,迷信集中式、高效能的核能發電現在已經被無可承受的風險徹底 挑戰,我們應該認真將技術、效率與認命的價值放在分散式、小型的再生能源發展上,當生活不是那麼便利的時候認命、當技術尚不成熟的階段加緊突破,努力讓友 善環境、永續下一代的再生能源更有效率。
現在台灣各地都有各種努力,屏東縣政府在養殖場上發展「養水種電」,卻面臨經濟部的政策反覆、過去雲林與宜蘭農田水利會曾發展運用圳道 水的「川流發電」,卻因為制度上的問題而拆除,甚至景觀上接受度較高的風力發電,也因台電收購電價過低而使廠商卻步。
在電影《愚蠢的年代》中,2050年的人們回頭問我們這一代人,為何在訊息已經相當明確、替代方案也已經存在的時機,並未採取行動改變 決策?也許時間不夠長,我們無法得知這些替代能源對環境的影響,但是也許當時間過去,未來的我們回頭看,會後悔此時的我們錯過了決定的最佳時機,兩個日本 人傳遞的是希望福音還是末日警語,就看我們這一代人的集體選擇。
◎本文簡版刊 載於7月4日立報看守台灣專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