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0日 星期一

工作、金錢與環境

謝和霖 (看守台灣協會 祕書長)

這世界充滿了明顯的矛盾,卻因為人們對這個體制太習以為常而不察。比方說雖然人類利用日新月異的科技,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可是現代人生活卻愈來愈忙。如果要求減少工時,許多人(政府與企業)一定會擔心少了工時,少了競爭力,「經濟」會被拖垮,於是拼命發明事情做。又如醫生雖然一方面希望人們健健康康,可是若少了病人上門,則又擔心無法維持「生計」。曾聽人提起,他有位在工程顧問公司工作的朋友沮喪的說,921大地震發生後,當電視傳來悲慘畫面,他的第一個反應竟是「又有工程好做了」。

人們對於工作,第一個聯想是金錢。大多數人們的工作目的是為了賺錢而非興趣。而對於金錢,則是與安全做連結:有了錢,不僅能享受,老來不能工作時也才有保障;這是很順理成章的道理。可是當我們放大視野來看時,以人類目前的生產能力,我們已從地球開採了過多資源,所生產出來的產品,節省點用可過好幾代;而且有許多不必要、奢侈或有害的產品,透過種種方式刺激人們消費,並危及人類生存,而其生產目的只是為了賺錢;如果環保團體要求政府管制,業者一定以牽連者眾要政府莫貿然行事,否則一大堆人失業了怎麼辦?

由於讓人們有工作很重要,所以政府對於不必然與失業率相關的經濟成長率(即國內生產毛額的成長率)相當重視,而這恰恰與「經濟」的意涵(效率)相反。因為國內生產毛額反映的是社會全體活動或忙碌的程度,而最有效率的經濟,則是以最少資源與勞力,達到人類所需的福祉;在這定義下,負的經濟成長率反倒是有利於環境與生活品質的。人類之所以發明各種機械、電子產品,難道不是為了節省勞力?可是當一大堆人的工作被機具取代,人們反倒憂心起因失業產生的社會問題來了;到最後,社會整體投入的勞力並沒有降低。2008年底發生金融風暴後,各國原有很好的機會進行經濟轉型,淘汰不良產業,可是發展到現在卻是競相印鈔救市,債留子孫;這也反映出工作或者說金錢對於人們生活保障的重要性,讓人類急需的改革進展遲緩,而全球暖化的危機正迫在眼前。

從以物易物行為發展而來的金錢,原是為了促進資源分配與社會分工,其重點在於公平分配,而不在於多寡,可是當成了財富代名詞後,卻成為人們聚積對象,讓它偏離原有功能。今日,個人為了金錢、政府為了經濟成長,而紛紛投入人生最美好時光、眾人辛苦所得及地球寶貴資源以促進「經濟」運作,即使工作毫無意義、甚會製造各種問題也在所不惜。在如此勞碌、大多數民眾對公共事務有心而無力的社會裡,如何期待民主果實?環境的千瘡百孔正是此問題表徵。如何重建互助合作、平等互重、共有共享的機制,擺脫金錢魔力,降低工作時數,一起打造悠閒而公共參與活絡的民主社會,實乃當務之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