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惠悰,中國醫藥大學風險管理系
過去農業社會時代,台灣人相互見面時的問候語為:「甲飽?」從某個程度來講,當時有得吃似乎是台灣人追求的人生目標。所以,如果有得吃而且能夠吃飽,在那個窮困的年代中已經是生活中最高的境界了。現在,人民的生活水準提高了非常多,過去的人所在意的是否吃得飽,在絕大多數的台灣人中已經不復存在了。現在的人所關心與介意的已經轉變為是否能夠吃的健康、吃的營養、以及吃的安全。
但是,在整體社會邁向繁榮與進步的過程中,最近幾年卻也發生了一些受人矚目的事件:包括狂牛症、禽流感、基因改造食品、鎘米污染事件、戴奧辛鴨蛋污染事件、食品添加防腐劑、高冷蔬菜殘留高濃度殺蟲劑、牡蠣中含高濃度的砷、死豬肉等,每個重大的事件皆與人類賴以維生的飲食連結起來。換言之,生活中的攝食行為所產生的健康風險,已經成為人類必須慎重面對的議題。
從社會學的觀點來看,吃的健康與安全之建構是人類互信的表現。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食品的生產者與製造者要本於良心,管理的政府部門要盡心,如此消費者才能在消費的過程中買到安心,而社會也在這個過程中建立人與人間互信的基礎。一旦這種互信的關係遭受破壞,則社會將面臨嚴重的瓦解。因此,建立食品從生產到消費間互信的食物鏈關係,乃政府單位責無旁貸的工作。
目前國際間對於食品的安全管理方向以包裝上的標示說明,作為生產者與消費者間風險溝通的橋樑,特別是歐盟已經在公元2000年立法,要求所屬的會員國共同執行,以確保消費者能夠獲得充分的資訊,以作為選擇產品的參考依據。這種運作的架構在台灣的消費市場上亦逐漸受到重視,但是,依筆者的淺見,有下列幾點事項值得管理單位加以注意:
1. 國人對於產品標示說明的接受度與使用情形,應該有更為精緻的調查研究,以了解消費者對於這種運作架構的支持度、滿意度與認知度。以筆者網路搜尋的結果觀察,這種風險溝通、風險認知的相關研究,似乎尚未廣為普及,在國內均屬啟蒙階段,有賴政府單位更多的投入,方能了解我們的標示制度是否有正確的傳遞食品安全訊息給消費者。
2. 專家的風險認知與一般社會大眾的風險認知不同。換言之,風險溝通(食品標示)的過程中,生產者的標示內容與消費者心目中想要獲取的資訊是否有落差,兩者的契合程度,應該進行了解。
3. 國外的研究顯示,提供完整的資訊並不表示絕對能夠改變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要改變食品安全的行為模式,事實上乃一複雜的社會機制。因此,宜從小落實於人民的生活教育中,方能真正培養正確的觀念,發生於行為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