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8日 星期三

何必非得張燈結綵才能喜洋洋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

在氣候變遷的威脅下,節能減碳已成為響亮的口號,但在口號與實際作為之間,仍有不小落差,不論是政府施政、企業行為或民間活動。

日前行經景美溪畔,一座連結新店與景美的橋身映入眼簾,只見除了橋上往來車輛與橋邊屹立著的盞盞路燈射出的燈光外,橋身亦滿是燈飾,夜空下異常刺眼。這種所謂的「光雕橋」,實則為「光害橋」,是講究奢華、卻未必有美學修養、不考慮所作所為對周遭生態之危害、更不知節能減碳為何物的產物。花錢裝飾這座橋的雙北市政府,節能減碳口號喊得非常響亮;兩相對照,格外諷刺。

據媒體報導,新北市與台北市政府於去年度聯手斥資1.3億元,為連結兩市的12座橋樑光雕,說要讓每座橋樑展現不同的都市歷史與特殊意象,並選擇在今年元旦夜點燈。然而要美化市容、展現風貌,有眾多選擇,不必要選擇這種與節能減碳互為衝突且要花大錢的方式。更何況這是人民的血汗錢,應花在刀口上,比如照顧弱勢族群、輔導失業人口、加強學童營養午餐、強化環保措施、建立再生能源基礎;這1.3億元用在上述任一事項,皆可造福許多人民,而雙北市政府卻以美觀為由,錢花在大量LED燈泡上,不顧當前國債高築,這若不以顢頇或紈褲子弟心態釋之,莫非要以圖利廠商視之?

當然,這種假文化、藝術、美學之名的作為,還可為政治人物帶來一種好處,而使他們膽敢不顧氣候危機,並濫花人民血汗錢。這好處就是其確實可討好部分民眾,讓他們獲得短暫虛無的快樂,而且是看得到的「政績」。類似作為如跨年煙火晚會、耶誕時節為樹木纏繞燈飾以及引起相當爭議的百年活動等等,在講求視覺效果的媒體渲染下,這種毫無經濟效益甚且有環境危害的作為像傳染病散佈到許多縣市,且規模有擴大之勢;甚至某些學校等身負教育之責的機構,也在節慶時有樣學樣。

在夜夜燈火通明的現代,仍要因循且擴大古時的節慶行為而不思其緣由,也不以更節約能資源的創新方式豐富其內涵,已讓「張燈結綵放鞭炮」成為我們社會病態、弱智的文化活動。先祖因為身處獸力勝於人力的時代,因為恐懼而發展出諸如放鞭炮驅逐年獸的喜慶文化;而現代人類已然擁有昌明科技而晉身食物鏈頂端,同時正以不永續的方式大量耗用地球資源而成為地球上所有生物聞之喪膽的最強悍入侵種,是否應該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發展出愛護生態系其他眾生的喜慶文化,莫再庸人自擾又擾人,以鞭炮噪音驅逐難得清閒的年夜美夢,以庸俗燈光干擾其他生物的夜間生活。

◎本文亦刊於台灣立報1月29日看守台灣專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