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3日 星期五

誰來制止「非刻意」系統性汙染?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祕書長


含有PVC材質的玻璃包裝蓋及封膜衛生署於8月1日以鑑於惡意添加塑化劑於食品中之犯罪行為,經政府2個月努力,「涉案廠商及產品已無新增,未發現有惡意污染產品,已無 系統性污染」為由, 停止適用「塑化劑污染食品處理原則」,也就是產品使用起雲劑之廠商,不用再提出安全證明。但兩日後,《壹週刊》爆料,其自行送驗的十三樣市售產品仍發現高 量的塑化劑汙染,包括香椿醬與香菇拌醬等玻璃罐頭食品,分別被驗出高達614與703ppm的DINP;相關業者表示,這些塑化劑並非來自毒起雲劑,而是 由金屬蓋子內部的塑膠墊片溶出。由此可見,雖可能已無惡意添加塑化劑之犯罪行為,但不代表「無系統性汙染」,因為市面上類似包裝的食品品牌與種類相當多, 這些被舉發的產品只是冰山一角。
含PVC之玻璃包裝蓋及封膜2然而這起事件卻只被當成個案處理,除了《壹週刊》爆料的幾家廠商產品被要求下架外,衛生署並未就市面上類似包裝產 品進行調查檢驗,許多民眾可能都還不明白自己仍深陷塑毒食品威脅中。據了解,這種塑膠墊片,材質主要是PVC,可以大量添加多種塑化劑,因此儘管衛生署於去年修正公告《食品器 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第四條,規定食品器具容器或包裝若有塑膠類材質與食品接觸者,其DEHP與DBP等兩種塑化劑溶出試驗濃度分別不得超過1.5與0.3ppm,但是 DINP等其他多種塑化劑並未在管制之列。在這起爆料事件發生後,製造這種金屬蓋子的業者也做了以上說明,雖然他們也表示將換成「環保蓋子」,但到底只是 改為添加其他種類的塑化劑,還是換成不含塑化劑的材質,兩種作法的「環境健康友善度」差異極大,畢竟各種塑化劑多多少少都有毒性。
這種透過含塑化劑之塑膠容器或包裝而汙染食品之行為,雖非刻意下毒,但不表示無法避免,更不表示我們就可以容許;尤其權責單位如衛生署 與環保署,有責採取必要的預防或預警措施。然而在8月19日由立法委員田秋堇所召開的一場公聽會上,一群受到塑毒食品危害的媽媽們以此事件質問衛生署官 員,要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只聽到某官員回答該事件不是刻意添加塑化劑於食品中的犯罪行為,而是來自包裝或製程,因此他們正在調查相關資料,了解塑化劑汙染的「背景值」,以做為 TDI(每日容許攝取量)訂定之參考,而未提到要如何管制這種含塑化劑之食品容器或包裝。
試問,我們每日從不同途徑暴露到許多不同毒性物質,光是訂定每日容許攝取量,而不積極思考如何切斷各種暴露途徑,要如何保障民眾健康? 而且雖然許多塑膠製品都有添加塑化劑,但不表示所有塑膠都必須添加塑化劑才能達到柔軟可撓的目的,無塑化劑的安全替代材質所在多有,要求任何食品容器包裝 不得含塑化劑,是立即可行措施,更是較有效的管制措施,可避免目前掛一漏萬的作法(禁了DEHP與DBP,業者就改用DINP;禁了鄰苯二甲酸酯類的塑化劑,還有其他數百種 塑化劑),讓業者以各種塑化劑來輪流毒害我們的健康。衛生署的消極以對,凸顯政府的價值顛倒,視業者利益重於公共利益。
不只是衛生署態度消極,環保署也是,對於家用PVC與PVDC保鮮膜,雖然提出2013年禁用的草案,但只是草案,一直未有定案,只因 業者指出,PVC與PVDC保鮮膜廢棄焚化燃燒,並非戴奧辛最主要來源;這意味著產生的並不多,所以可以「容許」,不用禁止;但如果把PVC容器包裝、醫 療用品、玩具、地板、管材、皮革等各種產品加起來,難道它們廢棄燃燒產生的戴奧辛及各式汙染還不夠多嗎?
該草案所根據的法條乃廢清法第二十一條:「物品或其包裝、容器有嚴重污染環境之虞者,中央主管機關得予以公告禁用或限制製造、輸入、販 賣、使用。」而PVC物品、容器或包裝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實已符合該法條「嚴重污染環境之虞」的前提,這也是為何環保署於2005、2006、2008年 的委辦案中研擬PVC材質的管制措施,擬定短中長期的淘汰計畫,而非只針對PVC家用保鮮膜單一產品而已。
比如2008年委辦案即建議「PVC短期管制先以常與民生接觸之消費性產品為主(如先管制盛裝食品類之包裝及其容器),不能回收或回收 困難、對業者之衝擊較低且具替代性PVC產品者,優先禁限用。中長程則以其他民生消費用品及使用年限較長之農業、工業用品為主。」今日環保署在面對業者質疑時卻未能適時澄清其政策,至今消沉不 語;如果環保署也認同業者的看法,認為這佔PVC年產能千分之二的保鮮膜所構成的危害實在不夠多,因此逐步淘汰PVC不可行,那是否可以考慮即刻全部禁止?否則所有 構成「系統性汙染」的有害材質,只要應用範圍夠廣,每種產品的危害都不夠多,那是否就表示其相關業者可以橫行無阻、毒害天下,刻意生產竟被政府單位認定為 「非刻意汙染」的產品來危害環境與百姓?
(備註:圖片中的金屬蓋除了內部氣墊是PVC 外,外套膜也是。)
本文簡版刊載於8月29日立報看守台灣專欄

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

我愛星光,不要光雕

作者:徐銘謙/看守台灣協會研究員

八月初,台北市與新北市兩位市長大動作宣示要推動「淡水河曼哈頓計畫」,共同成立「淡水河流域管理委員會」,雙北聯手整治水質與週邊環境,並要完成36座橫跨兩市的「光雕橋」,藉此營造共同生活圈、實現黃金雙子城的政見。河域過去常被視為行政區域的邊界,成為兩岸排放生活廢水的水溝,缺乏跨縣市的管理機 制;雙北市願意攜手合力整治淡水河流域,立意甚佳。然而,先不論整治水質與週邊環境的工程內容,就以光雕橋的政策來看,完全與全球節能減碳的趨勢背道而 馳。

同樣在八月初,英國公路工程處已著手關閉境內14個地點內9條高速公路(全長總計47.4英里)的道路照明與移除燈柱;經過評估這些路段日後將不再使用照明設備,預期達到40%的碳減量、節省40%的能源用量,並為當地居民減少夜空的光害。其中南北連接倫敦與里茲的M1高速公路,減少貝德福都郡區段的照 明,一年就能減少810公頓的碳排放。稍早,埃及的電力和能源部長哈桑‧尤尼斯也宣布,全國各地大幅減少街道路燈使用量,以達到削減公共用電50%的目標。

在環保團體說服政府與企業「夏至關燈」活動蔚為風潮之後,雙北市政府竟然又要花1.4億元在今年內為13座橋樑光雕,將來要增至36座,然後以採用LED節能燈宣示節能減碳,根本就本末倒置。目前新北市的新北大橋,光是橋身上的光雕就花了3,000萬元,今年一月因竊賊偷走電纜線,又花了近500萬元修復;而台北市的大直橋也是著名的光雕橋政績,每年市民要為這項政策付出近60萬元的電費,以此推算,雙北市36座光雕橋要再增加兩千多萬元的電費。

政府一方面再三強調電力使用吃緊,已經花費2,700億元興建核四,核四若不建,電費就要漲;事實上電力主要都被用來供應工業與不必要的公共建設;另一方面,政府又不斷叫窮,為了振興經濟,不斷舉債支出公共建設,至今年五月為止,中央政府所發行的一年以上國債總額為4兆6,285億新台 幣,短期國債金額為 2,600億新台幣,兩項債務的總金額除以台灣總人口,平均每位國民就要負債21.1萬元。然而,美國正因為國債高築,國家信用評等被降級,再度引發世界金融危機。中國大陸地方政府舉債蓋公共建設拼經濟,卻成泡沫經濟、通貨膨脹的最大元兇。

雙北市政府在五都升格後,擁有更大的預算,卻將經費投入在虛幻的光雕橋,這絕非市民辛苦納稅、甚至背負債務所欲的公共建設。而光雕橋夜 晚絢爛變幻的照明,不符營建署評估路燈輝度應當減半的實際需要,也將對河域兩棲生態環境,乃至鄰近住家造成光害的侵擾。比起光雕照明與煙火,雙北市民其實 更想在生活的河岸看 到滿天的星星與螢火蟲,而且美麗無價。

◎本文簡版刊載於9月5日立報看守台灣專欄

2011年9月9日 星期五

台灣能從非洲學到什麼

作者:竹塹 彭明輝 (本文亦刊於「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2011世界現況:滋養地球的創新方法》是一本集體創作的書,描述25個非洲國家多樣的農業創新方法。這樣的一本書,如何能跟台灣的處境連結與對話?認真想想,十年後的台灣確實有許多需要向非洲學習的地方。不過,讓我們先重溫一段值得記憶的往事。

台灣在1960年派遣了第一個農耕隊前往非洲,輸出台灣傲人的農業技術,希望藉此保住聯合國的席位。據說在高峰的1978年時,台灣在19個非洲國家共派駐了633名人員,協助他們育種、灌溉與其他農耕技術。很多團員剛開始只為了多賺一些錢,後來卻認真賣力地為當地的發展而奉獻心力。因為成果斐然,很多團員都受到當地人的崇敬,有些甚至被邀請參與政府決策。許多非洲民眾對台灣農耕團的好感甚至一直延續至今。

那時候,我們帶去的是綠色革命的農業技術――仰賴化肥與灌溉,無法永續的高產能農業。50年後的今天,非洲依然乾旱、貧瘠,產量低而收入低,但她卻發展出許多台灣10年後將會需要的技術:以綠肥取代化肥的增產技術、以綠水部分取代藍水的節水農業,以有限耕地養活最多人口的各種創新方法。促成這個逆轉的因素至少有好幾個:台灣已經深陷於水資源不足的窘境,石油易漲難跌的局勢將逐漸推高化肥的價格,台灣的耕地持續流失,必須找出以有限土地養活最多人的策略。因此,我們也必須要找出節水,不仰賴化肥而可以永續的糧食生產體系,以便用有限的土地產出最多的糧食。

台灣的GDP 已達每人20,933美元,[1] 非洲確有78%左右的國家每人的 GDP 不到5,000美元。但是這個財富的差距將愈來愈沒有意義:當石油產量遠低於全球的需求以致油價高漲時,目前的糧食淨輸出國將會一一調整農業政策,減少或停止出口。那時候,不管是窮國或者富國,大家都必須要想辦法靠自己的土地來養活自己――尤其是在高油價下形同孤島的台灣?

這樣的未來很可能會在10年內降臨台灣。目前台灣的農產品有超過80%以上是從美國進口,可是美國目前的糧食生產已經超過她的土地負荷極限,過去美國糧食產量的擴張是靠縮小棉花田種植面積來達成的。[2] 此外,由於美國的纖維酒精發展不順利,美國政府已經在2011年六月份建議大幅削減纖維酒精的法定產量,從5億加侖降到345-1290萬加侖,只剩不到原來的3%。[3] 假如纖維酒精的成本無法有效地降低,美國政府有可能被迫要提高玉米酒精的生產量來彌補纖維酒精產量的不足。這將使得美國輸出玉米的能力大為下降。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台灣將必須要設法養活她自己。

那時候,化肥的價格將因油價高漲而價格上揚,使得綠肥取代化肥同時兼具長短程的經濟效益;目前台灣早已水源不足,綠水的管理將是非學不可的技術。油價高漲將使台灣的GDP下降,使得更多人從都市回流到農村,也使得人力密集的生態農法愈來愈有經濟上的比較效益。此外,即使在GDP下降的過程,我們還是必須要設法維繫低廉的農產品價格,以確保窮人也買得起。因此,我們必須積極考慮在能源成本日益高漲的局勢下用太陽能進行低成本的食物保存,以及建立地產地銷的體系和消費觀念來善用我們生產出來的每一分糧食。

台灣的土地利用已經超過土地所能承受的上限,八八水災與歷年的土石流都是土地對我們的警訊。如何以可永續的方式使用山坡地和林地,是一個我們必須積極研究的課題。

因為土地資源有限,非洲在「資源不足下的永續發展」課題比我們先進了幾十年,因而也在台灣即將面臨的前述課題裡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鏡之處。《2011世界現況:滋養地球的創新方法》這本書,很可能將為我們展開中非友誼的歷史新頁,讓我們從其中學到一些因應未來的寶貴經驗和知識。


[1] 台灣主計處:今年經濟成長率5.06% GDP 2933美元
[2] Philip C. Abbot, Christopher Hurt and Wallace E. Tyner, What's Driving Food Prices in 2011?Farm Foundation, 2011.
[3] ICIS news, “US proposes sharp cut in 2012 cellulosic ethanol use,” http://www.icis.com/Articles/2011/06/21/9471571/us-proposes-sharp-cut-in-2012-cellulosic-ethanol-use.html

《2011 世界現況,滋養地球的創新方法》:台灣觀點

作者:郭華仁 (台灣大學農藝學系)

在糧食危機成為顯學的當今,看守世界研究中心適時地出版了《2011 世界現況,滋養地球的創新方法》這本書,報導糧荒最嚴重的非洲若干農業創新的案例,也輔佐以若干其他地區的實例,點出了人類永續生存的燭光。不論對開發中國家或者已開發國家,這都是足以借鏡的一本大作。

那麼,從我國的觀點,這本書帶給大家的是怎樣的啟發呢?

我國的農業情勢
台灣在糧食供應上與非洲大多數地區迥然不同。非洲約有一半的面積其人口處於相當高(>35%)的嚴重營養不良狀態;農業生產基地的條件,不論在肥料或者灌溉水也都相當嚴峻。許多農民整日的工作只是為了填飽肚子而進行生計農耕;若干現金作物如咖啡的生產則受到國際大廠的剝削,所得也是無幾。而台灣則與韓日的情況相同,雖然糧食自給率都不高,但是糧食供給因進口而尚稱不虞缺乏;由於工商經濟的發達,國民收入較高,因此處於嚴重營養不良狀態的人口都低於 5%。

然而如同其他領域,台灣農業也呈現多元的面貌。一方面多數稻農偏好使用重肥,企圖衝高產量;但其產出只能讓政府公糧收購,以及以一般市價售給糧商。然而少數農民則講求米質,以有機、自然農法耕作,用高於市價的行情賣給消費者。一方面,蔬菜水果盛產之際,價格往常下跌,讓農民血本無歸;然而若干農民在生產方面的創新活力,展現出冬季蓮霧,平地高接梨,以及蝴蝶蘭、冬季蔬菜的外銷產業上,令人激賞。同樣地,八十年前的水利建設,讓雲嘉南 15 萬甲的看天田轉變成台灣最大的農業生產基地;但是近年來超抽地下水的漁業卻使得沿海村落淪為水鄉澤國。目前稻米除外,大宗榖類主糧幾乎全部仰賴進口,其自給率不到 2%,然而卻有 20 萬公頃農地任其休耕荒廢。

像這樣兩極對立的例子還不在少數,顯現出來的意涵是台灣農民不缺創新的能力,而是政府的政治理念出現嚴重的問題。而這問題的根源就在於施政並沒有把農業以及農民放在重要的位置。輕視農業以及農民的心態一天不改變,不論是在政府官員或者是社會菁英,再多的創新,不論是國內或是引自國外的,都將徒勞而無功。

由於本書涵蓋的範圍頗廣,個人能力有限,因此以下主要從本書第五章「由農民主導研究與發展」出發,來加以討論。

以「參與式研發」為例
參與式研究與傳統研究模式不同。傳統的研究通常是由學院或是研究機構的學者專案進行,然後將其成果轉移給農民運用;參與式研究則是專家與農民協力進行創新活動,而其成果當然是由農民來利用。十多年來,參與式研究逐漸在開發中國家展開,但是先進國家也不乏個例,最明顯的就是有機農業上的「參與式育種」。

台灣過去也有過參與式研究,就是冬季蓮霧,與高接梨的創新案例。蓮霧本來是夏季水果,農民偶爾發現環境因素而導致冬季結果。由於非季節的產出可以獲得高利,因此屏東若干農民展開了一連串的嘗試研究,終於能固定各種栽培技術,而穩定地於冬季推出黑珍珠蓮霧。創新的過程是由農民探索出新技術,然後主動向農試所鳳山分所的研究員尋求協助,確定部分的處理方式後再將所得到的栽培技術擴散到其他果農。各種產期調節技術就這樣一個一個出線,可說是參與式研究中農民為主,研究人員為輔的最佳模式。同樣的模式也出現在東勢高接梨技術的研發過程。因為農民的創新能力,加上研究人員的協助,而能將溫帶水果的產區由高海拔往下到低海拔地區種植。

另一個參與式研究的模式則以研究人員為主,在其指導之下農民參與研發工作的進行。研究人員通常在試驗機構農場進行研究,然後將成果推廣給各地區農民運用。這種主流的科技創新散播模式引起廣泛討論的案例,以品種育成所謂的「綠色革命」為最。不論 是 水 稻、玉米或小麥,研究機構在充足的灌溉水、化學肥料與農業的供應之下進行雜交後的選拔工作;所選出來的品種可以在重肥的條件下讓產量倍增,創造出綠色奇蹟。然而這樣的品種推廣到貧窮地區,因為水、化肥與農藥的缺乏,其產量反而不如傳統的地方品種。這些地方品種在當地農民代代的自然選種然後播種下,已適應當地非生物的與生物的自然環境,因此其產量較為穩定。然而在研究機構強勢的指導之下,當地農民不自覺地放棄地方品種,接受來自外地的高產品種,因而造成產量低落的反效果。

記取這樣的經驗,近十幾年來發展出「參與 式 育 種」的方式,因研究人員在機構內進行種原雜交等先前的作業,後期的選拔工作則在研究人員的指導下,由各地區的農民自行在田間種植並且選拔。在這過程中農民參與了選種策略的決定,因此可以依照自己的種植習慣以及條件、以適合將來可行的栽培方法下來選出優良品種。這樣的品種創新模式早已在非洲與其他第三世界國家展開。

雖然已開發國家的慣行農法農民可以支付得起外加資材,但是有機農法的農民不採用外加的化學肥料與農藥,因此若干已開發國家也採用了「參與 式 育 種」的模式來進行有機農作的育種。然而在台灣這樣的模式還沒有被官方農業研究機構所認可。在我國採用參與式育種所面臨的困難不在於技術上的不可行,而是在於行政上的設計無法鼓勵研究人員採行參與式育種。由於研究人員的獎勵制度要求達到「一致性」的品種標準,並且著重「授權金」的取得,使得難已達到這個標準的參與式育種方式難以推行。因此若非政府在農業科技政策上有重大的改變,否則如此具有前瞻性的模式就無法在本國實施。政府應該做的是透明化地提供種源以及廣泛的資訊,讓具有創造力的農民發揮;也應調整科技經費的分配與成果獎勵的制度。研究人員更需要體認到這新的趨勢,重新塑造探索的技能,向具備務實經驗的農民學習其豐富地方生態環境智識與對於品種的認知,接納農民不同於研究人員的語言。只有如此地雙管齊下,農業科技研發才能有所貢獻於氣候變遷下所需要的新農業技術。

我國農業變革的方向與障礙
然而政府長期以來在治理上的偏差,導致以小農為基礎的農業生產體系逐漸崩解,在面臨石油匱乏的將來,也沒能提出前瞻性的農業政策。我國農業的永續經營因而顯現兩個重大危機:優質農地的摧毀以及務農人力的老化。

長期以來因為《農業發展條例》對於農地完整性的棄守,因大量興建住宅而導致農地的零碎化。工廠污染的無法禁絕以及農田閑置而誘發了不當使用,農地又嚴重受到破壞。最近幾年優質農地更一再被政府以發展工業的虛假理由徵收,作為所謂的工業區而爆發廣大民怨。這都是破壞農地的元兇。過去基於石油的化學農業,雖然創造出高產而省工的亮眼成績,然而卻也摧毀了人類萬年來賴以養活萬民的農地生態系,可以分解、製造養分的生物不再,優質的土壤物理環境劣化,而能夠降低病蟲危害的地面豐富昆蟲相也早已消失。因此相對於非洲農業生產嚴峻的自然條件,我國的危機之一在於農地的無法永續耕作。

面對農地的危機,在農地完整性以及免於污染的維護上,所仰賴的是政府現有農地使用規範理念的全盤翻新。只有政府把農業的永續經營當作最重要的施政目標,才有辦法讓農地世世代代地讓國人得以生存。

就慣行農法對於農地品質與生物多樣性的傷害而言,《2011 世界現況,滋養地球的創新方法》的第二章提出值得我們參考的論點,即在保護生態環境並維持農村永續發展的前提下進行生態農法,以恢復農地生物多樣性,俾能生產更多的糧食。Anna Lappé也在本書介紹美國的案例。美國1億7千萬公頃農地若都能由慣行農法改作有機,每年可以吸存 16 億噸二氧化碳,銷減美國石油燃料碳排放量的四分之一。這當然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的壓力,對於永續經營目標的達成相當有所助益。

不過在台灣施行的有機農法,普遍而言比較強調有機肥的施用,而基於生態原理的農法則略有所欠缺。無論如何,美國的農業法案的制定卻是在鼓勵對氣候最不友善的農業以及農企業。Lappé 認為政策應該改弦易轍,以鼓勵有機農耕、在地農業為主軸。在台灣有機農業的發展主要是由民間推動,政府長久以來僅止於消極的支持。一方面制定驗證法規,另一方面卻吝於補貼慣行農法農民的轉作有機,因此雖然農民「前仆 後 繼」地投入,終未能有效提升有機耕作的比例。如同美國的農業補貼政策的需要改變,我國亦復如此,否則政府所說的「要將台灣變成有機島」,只是政治口號,毫無所助於國家的永續經營。

我國另一項農業危機在於年輕人的不願進入農業部門。近三十年來務農者平均年齡逐漸攀高,特別是 65 歲以上者由 2%增加到超過 12%為最。年輕人不願務農的原因可能不少,但是關鍵的因素在於務農所得以及農家所得的偏低。我國農家所得在過去的三十年當中約都僅非農家所得的 80%不到;而務農所得占農家所得的比率從三十年前的 40%萎縮到現在的 20%。然而在當今新自由主義–WTO 體制籠罩之下,除非能提出有效的政策措施,例如歐盟的環境補貼,否者再怎樣提升產量,小農還是抵擋不了進口農產品的競爭。

除了前述的環境補貼之外,政府宜建立財務機制以支持農民的創新、試驗與擴大規模,並且要求農企業與食品工業考量生態產業的效益。此外,Anna Lappé 所提美國為婦女、嬰兒 與 孩 童 所 提 出 的 農 民 市 集 營 養 方 案(Farmers Market Nutrition Program,FMNP),提供低收入戶消費券在農民市集抵用,就是提升在地農業的好方法。第十三章也寫出在非洲促進鄉村產業的範例,可以讓我們思考,如何就台灣的情況發展出可行的鄉村在地經濟各種模式,以增加就業機會與農業所得,俾能促進年輕人回鄉。而我國農業所經常遭遇到的產銷失調以及氣候異常的困境,則需要有具體的計畫生產以及可行的農業保險制度來對應。面對 20 萬公頃的休耕地,如何提倡雜糧的復耕,以有效提升糧食自給率,是政府的一大考驗。

農業生產的問題,除了技術層面之外,人的因素也很重要。本書多處提到農民與社區組織的草根運動,乃是非洲創新方法的推動力量。這在我國也是同樣的情況。目前農業方向的革新,靠的幾乎全是非政府組織的主動出擊,而行政部門若非被拉著往前,就是頑強地抗拒進步,殊為可惜。婦女與老農的可能貢獻,至今尚未被充分尊重與使用。原住民族傳統農業仍普遍被視為落伍,本書頁 91 所提綠肥/覆蓋作物可在短期內解決土壤貧瘠,是低成本又具環境效益的技術,應是山地農業最該採用的,但至今仍未見政府出手推廣。

農業基本法的必要
當今我國主要的農業問題,乃在於農業之生產難以維持生計、農村之生活難以維持品質、農業之環境難以維持純淨、以及食品之供應難以維持安全。針對這些長久以來所累積而成的困境,政府雖然提出諸多措施對策,然而若干基本的癥結若不先處理,僅就末端枝節加以整修,農業諸多困境將無法順利解決。早期還有農業白皮書的施政理念,近年來政府農業政策則以短期問題的解決為主。不但看不出來長遠的農業走向,若干好的政策如產銷履歷、農產品價格九五機制等,都還會因為政黨輪替而不能有效推展。

維持農地的完整與優質營造活力的鄉村經濟與生活,俾能確保小農的合理務農所得,提供充足安全的國產食品,乃是我國農政要務。要達到這些目標,不能仰賴政府的「德政」,而是需要一部能要求限期訂立各類有效作用法的農業基本法,來約束政府的施政,俾能迫使政府推出具體可行的、有效的施政方針與具體措施,以及「用在刀口」上的預算分配,方能挽農業於頹勢。

五年前台聯黨尹伶瑛委員受李登輝前總統之囑,委託吾等研擬「農業基本法」草案 ,冀能引導政府農業施政於正軌。隨之立法院各黨團紛紛續貂,目前在立法院除了兩大黨的黨團版本,以及五個委員版本外,行政院也已向立法院提出。然而原始草案中特別針對農委會向為弱勢部會所提出的設計,以及各作用法的要求訂定,都不見諸行政院版,喪失了人民要求政府施政的初衷,實在可惜。五年前台聯黨版本付委之後,雖然有幾次公聽會,但是限於立法院的生態,立法進度至今仍裹足不前,令人為之扼脕。

不過迫於時間的關係,當初學者版基本法的研擬並未能廣集社會大眾的意見,因此起始版本當然也有其限制。關心台灣農業前景的各民間社團可以以現有各草案版本為基礎進行密集詳細的討論,或許能提出更為完善的版本供立法院參考。

然而法律的解讀終就仰賴於人的觀念,因而有其限制。更關鍵的地方在於整體社會對農業的認知能否由二十世紀脫胎換骨轉到二十一世紀。二十世紀的農業典範認為小農家比大農企業的生產力更低,效率更差。「化約論」把農場的產出及其效率的衡量準則簡化為單一作物的產量,導致國內普遍將農業的前景寄望於擴大經營面積,以及所謂的農業生技,忽略了小農才能夠有效維護農地的永續使用。

同樣的,一般以為大農效率較高,實際上還是把效率的計算簡化成一個人可以產出多少單一作物,而忽略了農產業的多功能。健全的小農產業還有累積鄉村社區的財富、提供週邊產業眾多的就業機會、吸納過度壅集的城市人口、創造優質的鄉村景觀、涵養寶貴的水分與國土、以及維持豐富的農地生物多樣性等等社會與生態上的諸多功能。更不用說在將來石油匱乏的年代,小農效率更會遠遠超越能量轉換糧食比率偏低的大農。《201 1 世界現況,滋養地球的創新方法》一書所奠基於的理念就是不認為農業只是單純的生物生產技術,而是與自然環境、人為社會息息相關的整體性事業。設若影響政府農業政策走向的政府官員、大學教授以及社會精英無法攫取本書所揭櫫的新觀念,再好的立法也將無濟於事。

不論是台灣或全世界,二十一世紀我們需要的是整體性的農業新思維。有志於讓這個地球改面革心的團體或個人,都需要把「化約論」典範 轉 移 到「整體 論」當做最重要的工作,努力地去影響各色各樣的人士。只有當大家的觀念翻轉了過來,不論在台灣或全世界,看守的工作才可能成功。

附註:(IAASTD) 農業智識與科技促進發展之國際評估:供決策者使用之全球摘要。
正體中文版請見http://seed.agron.ntu.edu.tw/publication/iaastd_gsdm_fc_2008.pdf

2011年9月5日 星期一

從台塑大火看台灣塑膠王國

作者:陳曼麗/看守台灣協會監事

王永慶先生號稱「台灣經營之神」,自2008年10月離開人間,留給世人最大的話題,一個是子女遺產繼承,一個是台塑一年七次大火。台塑的管理在王永慶過世後,就鬆散了嗎?

一年七次大火,雖然是燒在台塑廠房,但是人民卻更感到火大。

因為有塑膠王國在台灣,台灣塑膠產品氾濫,已到了無所不在。最近去看到很多學校的課桌椅,換成塑膠製品,壞了就丟棄,不用回收,全是垃圾。塑膠製品不耐用,壞了不能修,不像木製品可用三十年以上,即使壞了,五把椅子還能拼湊修成四把可用的椅子。當我們不再使用木頭椅子,木匠就消失了,他們是被塑膠淘汰 了。

早期,下大雨,從山上漂流下來很多塑膠袋、塑膠瓶,堵住水溝,塞住河川攔壩出水口,一大片的塑膠蔚為奇觀。現今雖有資源回收制度,但回收的塑膠種類就分六、七種,再生使用的成本高,去處有限。當塑膠用品不能源頭減量,我們就一直要收拾殘局。

塑膠不只用在每天的消耗品,在電視機、電腦、手機、手提包、摩托車、汽車也都可以見到。只是他們的壽命長一些,可能五年才淘汰,進入廢棄物的行列。塑膠已是很多台灣人的身邊物,用越多,這些百年不爛的物品,埋了體積龐大,燒了產生戴奧辛的空氣污染,增加現代人的風險。現在越來越多人在檢討塑膠的氾濫,以後 的人若考古到二十和二十一世紀,可能會挖出很多塑膠碗、塑膠盤、塑膠杯、塑膠瓶、塑膠衣褲、塑膠鞋……。再來看不到了,因為石油用罄,塑膠的原料沒有了, 大家開始再用回陶土和天然纖維。

塑膠王國的代價,可能就是塑膠氾濫吧!賺到金錢的是少數人,多數人生活水平降低,還要幫忙為這些製造出來的廢物,找地方儲存掩埋。

七場大火,停了台塑三十個廠房,在麥寮當地的住民,要求台塑儘快關廠,遠離麥寮。當地的農漁民,長期受到空氣污染,蛤蠣越長越小,生長 期間越來越長,當地 居民沒有受益,反而受害。當初台塑答應要蓋醫院,沒蓋;要促進當地產業發展,沒實現;要聘僱當地人作台塑員工,資格不符。居民吃夠了苦頭,可以想像當大火一件件燒起居民火大的情緒,如何澆熄!

塑膠物品製程污染多,使用不耐高溫,當作食物容器,滲出微量污染,長期使用造成身體生病,並有高致癌風險。最近二十年民眾對塑膠危害越來越知道,很多人開 始拒用或減用塑膠製品。在台塑管理頻頻出紕漏的情況下,我們期待台灣不再是塑膠王國,生產的塑膠數量越來越萎縮,消費者生活使用塑膠製品越來越減少,這才是全民之福!

本文簡版刊載於8月22日立報看守台灣專欄

八八風災後應有的對策

作者:鄭紹春/前駐索羅門群島水利專家

記得八八風災當天,筆者曾經特意走了一趟東海岸山脈,遠眺海灣滿坑滿谷的漂流木,親眼目睹其中許多漂流木均呈頭尾齊切狀,令人不得不相信山老鼠仍是當今台灣環境災難的首要元兇。當然,兩年前莫拉克颱風期間帶來超過3,000公厘的超大降雨,更是直接導致昔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398名村民,以悲劇性收場,集體活埋於災民收容所的始作俑者。

小林國小就在一夜之間突然遭到該校上方的瞬間地滑 (land slide),釀成收容所內無一倖免全數罹難的命運。誰知憾事竟然會發生在後山坡度小於15 °的校園內,大大出乎防災人員的意料之外,一般人總以為坡度要大於30°且具充沛土砂來源與含水量才有可能爆發土石流。可別忘了這一處坡度雖然小於15 °的順向坡,只消土壤層超過其飽和含水量,依然有可能引發土壤潛移(soil creep)型的地滑現象!假定當時居民敢漠視政令而自行覓求避難場域,或許還有活命機會。撫今追昔,吾人寧盼當初政府核定的災民收容所不要設在小林國小!

莫拉克颱風當下造成災區家破人亡,以致兩年來村民生計依然困頓,馬總統曾於災難紀念日前往災區共體時艱,此舉固然充分表現其親民傾向, 但請別忘記,關懷組合屋當然要比永久屋有誠意;不過,與其進駐組合屋,不如探視目前依然無屋可住的災民,期以激勵相關工程加速進度來得務實!同時呼籲馬政府應立刻對已經核定 的全國各處災民收容所,再做一次地毯式的環境安全檢查工作,以免類似小林滅村事件的悲劇重演。

請記得小林村民若不是太相信政府,否則怎會落得集體步入死亡收容所呢?當初明知小林國小要置設災民收容所,是否應預先勘查周邊地質條 件,若發現有不利於設 置的因素存在,則應立刻將收容所改置他處。且為了確認地方政府提報的災民收容所的安全無虞,中央地質調查所似可比照水利署、林務局、水保局等機關,於全國 各環境敏感地區成立分所,平時就能掌握轄內環境敏感地區變異情形,俾確保災民收容所的安全無虞。

如果中央有縝密的規劃與前瞻性的指導方針,進而配合地方強有力的執行力,則小林滅村事件不會再度重演應屬可期。希望記取教訓:中央有規劃,地方會遵行,那 麼小林事件作為成就台灣防災避險的里程碑,便更具其指標性意義了。

本文簡版刊載於8月15日立報看守台灣專欄

水水台灣

作者:黃煥彰/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

2009年莫拉克颱風過後,台灣南部河川上游土石淤積嚴重,河床上升都在20米以上,造成南部水庫嚴重淤積。因此水利署依《曾文南化烏 山頭水庫治理及穩定南部地區供水特別條例》推出計畫,編列了540億用於清淤及集水區整治,以穩定南部地區供水,其中包括了繞庫排沙工程,並以開發新水源為由,夾帶了「吉洋人工湖」的興建。

繞庫排沙工程是將上游的砂透過隧道,繞過水庫往下游排放,水利專家學者認為就樣能徹底解決水庫淺碟化的問題,這樣的想法其實有點天真與自私,因為莫拉克颱風沖刷大量土石,曾文水庫淤積9,000萬立方公尺,假設繞庫排沙減少了20%土石淤積,曾文水庫還是淤積了7,200萬立方公尺的土石。但是1,800萬立方公尺的土石並沒有消失,只不過換到下游。莫拉克颱風的大量雨水曾造成曾文溪下游之溢堤,從大內至善化、安定、官田、西港至七股,淹水達一至二層樓 高,所以水庫繞庫排沙將使下游淹水問題更為惡化。面對來勢洶洶的全球氣候變遷,「還山於林、還地於河」才是根本之道。

至於吉洋人工湖,第一期工程經費約161.53億元,預期增加供水量卻只有每日14萬噸,根本不符合成本效益,並將引發環保團體及民眾的長期抗爭。目前世界海水淡化技術逐漸成熟,生產每立方公尺淡水成本約20元,與新蓋水庫成本相當,水利署估計興建10萬噸的海水淡化廠經費為62億,遠低於吉洋人工湖;隨著科技進步,海水淡化成本還會下降,不像水庫須靠天吃飯與擔心土石流。面對氣候變遷,海水淡化應被列入優先推動方案,以建立經營管理與有效運作的經驗。

更宏觀來看,水庫淤積問題其實是水資源管理不善的問題。長期以來臺灣的水資源經營管理皆是以需求為導向,由上而下逕行決策,缺乏永續經營觀念。興建水庫從考量興建成本、生態成本,以及過程中民眾抗爭、遷村、補償金發放、攔沙壩興建、河川清淤、水庫清淤、繞庫排沙等社會成本一併計算,每噸原水的成本並不低。

台灣水資源最核心問題是在政治考量下,水價一直無法提高。與全球比較,台灣本島及澎湖、金門地區,平均水價每度約新台幣9元,台北市為8元,與日本東京的46元、日本全國平均值42元、香港15至36元、新加坡16元、法國79元、英國倫敦20元、荷蘭海牙53元,均有相當大的價差。水價無法提高也造成自來水公司因虧損而無法汰換管線、減低漏水率,造成水資源浪費。根據台灣省自來水公司估計,目前漏水率高達24.6%,全年漏掉水量相當於兩座翡翠水庫。所 以總統有責積極提高水價,以解決水資源的問題。

本文簡版刊載於8月8日立報看守台灣專欄

保護農地為環境永續之基本

作者:金心/看守台灣協會會員

近日馬政府為香蕉價格弄得焦頭爛額,拿不出一個良好完整的政策。另一方面,蔡英文提出要訂「農業基本法」。農民於7月17、18日夜宿凱道,抗議政府不當徵收農地。又近日,比照對公務員調薪3 %、榮民調高就養金600元等照顧政策,希望也能調高老農津貼。以上都與農業、農村、農地有關。農業可說是弱勢產業,而農地更是問題核心,又農民手上有選票等,都繞著『農』字打轉。農業有關的議題還真複雜,但也真的非常重要。我們每天要吃米飯、菜、水果、豬牛魚肉、牛奶、蛋…,不都倚賴著土地、自然生態基盤生長出來的食物為生嗎?是以古有「國以農立國」、「民以食為天」之語。

每次看到農地又被破壞,就感到心很痛。就農地而論,台灣的農業可耕面積1999年時約88.5萬公頃,2010年時只剩81.3萬公頃,目前種植水稻面積僅約25萬公頃,另有休耕面積達22萬公頃,農地每年以6,000餘公頃的速度在消逝,土地不斷被轉移為工業使用或建地使用,這是很大的警訊,也是政府農業政策宣告放棄農業、任其穨敗的寫實。但「農地」徵用的問題除了涉及土地變更利益外,更在於環境保護問題上。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及油價高漲,國際糧價2008年至2009年上漲了100 %,在2010年又上漲一波70 %,引發全球恐慌,糧食也成為投資或炒作之標的。台灣的糧食自給率目前只約30 %,農委會奓言要提高「糧食自給率」,其實問題沒有那麼簡單,台灣無法單獨去對抗全球糧價,農產品價格之因素及影響,不是單純的。但農業價值,更在於其對環境保護、自然生態基盤的貢獻。農業環境,可謂介於人類生產經營利用環境及自然生態維生基盤環境之間,當我們保護農地,就是在保護我們的生產環境、保護那供養我們的自然生態系、自然環境基盤。

農地不斷被釋出轉移它用,農業水源也被轉移縮減。許多工廠使用農地,或工業區設於農地中央,使得許多農地及地下水因工廠廢水甚至任意棄置的廢棄物而遭受重金屬污染。當然,土壤及地下水等環境媒質不只會受廢水與廢棄物的污染,也會受空氣中有毒物質如酸雨、汞、戴奧辛…的沉降污染。所有人為、各式的污染,最後都匯歸到農業大地及自然環境、生態系統的循環中。

農業環境被污染、破壞,包括被轉移為無孕育生命能力的環境,讓麥粒不是落在土壤上,而是落在水泥、石塊、柏油路上,是一種無可回復的影 響。基盤被毀了,人類的生存、生活將受威脅。

我們要如何愛護這塊土地?我們的農業政策要如何保護與善用這塊土地?日前,中南部及宜花東的稻田一期稻作正在收割,隨處可見一大片金黃 的稻田,令人心中不禁響起紀曉君的歌曲「美麗的稻穗」(詞、曲,陸森寶)。

本文簡版刊 載於8月1日立報看守台灣專欄

環境價值的建立需要全民的環境教育

作者:戴秀雄/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系助理教授

環境議題已經是全球性、全國性議題有一段時間了,但是在過去二十年的環境運動下,台灣社會在面對環境議題所展現的大體氛圍似乎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而在觀念上將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二元對立的現象,也依然存在。這種令人憂慮的現象,可以從新近的發展上很容易的得到印證。

從三月日本爆發核災到今天,短短幾個月內,經歷了核能問題的爭議、浮濫徵收土地問題的延燒,到水資源與國光石化抗爭等涉及國土、環境的重大事件,社會上也因而充滿各種論述。然而在這些說法中,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典型論述,那就是可以看到工業界人士說國光事件的結果是在打壓產業;而這個社會跟輿論界又有去處理這些論述與環保團體論述間何者較為合理嗎?
這個疑問的提出在於,社會與輿論界(尤其是新聞媒體)對不同論述的評論與反應,其實是社會(環境)教育的一環,而社會上對不同論述的選擇,正顯示這個社會是否有能力真正面對環境與經濟議題,以及社會共識形成的過程。

就上面所舉的例子來說,論者顯然將石化業與產業畫上等號,也未將國光石化設於大城濕地的開發以及營運環境成本計入;也就是,國光開發案的思維模式是把環境元素屏除在其經濟、財務評估之外,這正是典型的環境、經濟二元對立論述,也是把環境當成公共財,要舉國上下共同分攤環境成本。其實,人人都活在「環境」 裡,因此人類的經濟行為正是環境利用行為之一,故兩者是不可能截然分離的,也因此經濟利益的追求只能建立在合理的環境資源利用上。從這個觀點來看,上面所舉的說法是欠缺環境認知、環境道德的表現,顯現出純粹只就可見金錢利益為基礎,並以之為唯一或最重要之價值選擇。

這種價值選擇顯現出社會責任感的欠缺,就環境保護的立場而言固然有其可非議之處,但就社會教育及社會價值抉擇來說,這樣的意見,不管贊不贊同,在它被提出之際,都須要被官方及新聞媒體拿來跟環保價值為核心的論述充分予以討論或評論,否則這樣只是放給雙方各說各話,觀念、價值衝突矛盾依舊,容易流於意氣、立 場之爭。又如何能做好社會教育,更遑論環境認知的提升。 原則上,一個民主社會中,因為多元價值而衍生各種不同意見是正常情形,但是,一個社會(尤其是輿論)仍必須做出選擇與決定;也就是,意見可以多元,但是每種意見都必須被評論與處理,才能在一個民主社會裡形成合理、有意義的共識,也才能與時俱進,在環境與經濟的議題討論上自亦如是。

環境保護是一種公共道德,因而並非只是科學或是數據顯示的知識面相而已,更重要的其實是社會及其內個體在環境認知上的價值認同,這是環境教育必須迫切加強 的部分;而且這不能只針對新生世代,而必須是一種全社會性的教育。因此,環境教育不是單純環境知識的傳輸,而更須要透過社會普遍合理討論的機會,形塑社會在環境議題上價值觀的共識;這樣的環境教育才能真正扎根人心,也因此不能僅靠教學性質之組織與活動,而是連同政府與商業媒體都應該被要求成為環境教育中不可缺席的一環,而這正是未來環境教育上最重要的一環。

◎本文簡版刊 載於7月25日立報看守台灣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