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31日 星期三

應儘速制訂台灣ROHS法規

作者:沈弘文﹝看守台灣協會﹞

七月一日起,歐盟就要開始強制執行RoHS指令了。RoHS指令的全稱為「限用特定危害物質於電機電子設備指令」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Directive) (EU 2002/95/EC),於2003年2月13日正式發布通過。歐盟指令不是直接針對人民或廠商的法律規範,而是對於歐盟會員國的要求。指令若要在會員國境內具有法律效力,仍須仰賴各會員國訂定相對應之法律,因此,RoHS指令明文要求各會員國必須於2004年8月13日前,轉換為正式的國家法律,並於2006年7月1日開始正式執行。

依據RoHS指令的要求,在歐盟國家境內,投入市場的電機電子產品,將限制使用六種危害物質,其中包括四種重金屬(鉛、鎘、六價鉻、汞),以及兩種溴化阻燃劑(多溴聯苯(PBBs)與多溴聯苯醚( PBDEs))。簡單的說,RoHS指令對電機電子產品提出「產品無毒化」的基本要求,而RoHS指令更是國際環保潮流在推動「產品無毒化」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自從二十世紀末葉以來,廢棄物管理的趨勢,不再只注重末端處理,更要求做好源頭管理的工作,例如1980年代起即開始推動的回收制度與清潔生產機制。在源頭管理中,產品管理是目前發展比較快速的領域,歐盟更在這方面扮演主導推動的角色,在過去幾年中,歐盟就通過了三個有關產品管理的重要指令:RoHS是對產品無毒化的要求;與RoHS於2003年一起通過的WEEE指令(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Directive),則是要求生產者對於其製造或輸入的電機電子產品,應負起回收責任;2005年通過的Eup指令(Eco-Design Requirements for Energy Using Products Directive),更要求生產者對其產品要做到環境化設計。

歐盟的RoHS指令已經引起一些迴響,許多國家也正在思考要不要制訂相關規範,中國已於今年2月28日頒布了中國的RoHS指令,並定於2007年3月1日起實施;而日本也正在檢討「降低製品有害物質對環境影響對策」,規劃禁止大型家電及個人電腦使用鉛、水銀及其他4 種有害物質,並賦予製造商告知消費者產品含有毒性物質(包括鎘、六價鉻、多溴聯苯、多溴化二苯乙醚等)的義務。

台灣目前尚未制訂RoHS相關的法律,在七月RoHS實施之後,這將產生一個嚴重的問題 ─ 也就是業者會把無法輸入歐盟的產品,大批運來台灣銷售。換言之,在產品無毒化的國際浪潮下,當其他國家已經設下把關的法律要求與制度時,如果我們仍然不設任何關防,而採行門戶開放政策,次級品自然就會在我們的市場中大量湧現。這是我們對於國際產品管理浪潮特別要注意的地方,要避免此一現象,儘快制訂RoHS法規,已為當務之急。

2006年5月24日 星期三

建構知識環保的台灣

作者:林文印﹝看守台灣協會﹞

人的心智內涵可以細分成四種類別:資料 (data)、資訊 (information)、知識 (knowledge)、智慧 (wisdom)。資料是人類從自然及社會所獲取的初階訊號,資料以不同的形式存在,除非能進一步歸納彙整成資訊,資料本身並沒有多大意義,而其而品質特性也會因為擷取工具的差異,而有所不同。資訊是經由整理分析資料間有意義之關係連結而來,藉以解答人 (who)、事 (what)、時 (when)、地 (where) 等問題。

將資料及資訊集結運用,能夠回答為什麼 (why) 及如何 (how) 等問題時,就進入了知識的範疇,其中蘊含著理解、分析、模擬、建構等能力。而智慧則是價值的評定,是自覺、認知、判斷、良知、責任、回應等狀態與行為,對映著生命的本質與意義。

應用上面所提到的資料、資訊、知識、智慧四種類別,可以檢視在環境領域,台灣社會究竟面對著什麼問題?又有那些改善空間?整體來說,在環境資料、環境資訊、環境知識、環境智慧等面向,台灣社會都有亟待改善的空間,而公部門、私部門、第三部門都不能置身其外。

首先談的是環境資料。大多數人對台灣的環境資料品質都有共同的想法,就是不確定性極高,尤其是由私部門自行委託檢測機構採樣分析所得之資料,其公信力更為堪慮。除了數據品質之外,樣品之代表性也頗受質疑,即使是公部門檢測監測所得之資料,也並非毫無疑慮。

資料經由整合、交流,可以整理分析出有意義的資訊。如果將歷年來環評監測所得資料彙集整理,那一定是相當寶貴的環境資料庫;如果將工廠的環境檢測資料加以解析,就可以知道環保法令的績效、環境負荷的增減、環保技術的進展。但是實際情形如何呢?

公部門對於資訊公開所秉持的立場,很難令人恭維。大部分公部門對公務預算執行所得之資料資訊,都當作自己的資源籌碼,將其寡斷自珍,只在其共生結構中流傳。例如「政府資訊公開法」已於去年12月28日公佈施行,即使法律內容未至完善,但是相關單位也未能儘早制定作業要點來推動實施資訊公開事務。

在缺乏環境資訊的情況下,台灣社會根本就無法建構出好的環境知識,更妄論能有環境智慧來邁向永續台灣的願景。在環境知識方面,部份環保團體未能擺脫論斷缺弱的窘態,其領導者之認知心態應可調整,而公部門也不能坐視,畢竟提昇國家整體環保能力,是要公私部門、第三部門三足鼎立而撐起,其具體作法,可始於資訊公開。環境資訊的偏狹開放,是對環保困境展望之認知及環境知識能力之建構,一個相當大的阻撓。主政者應該正視此議題,建立宏觀長遠制度,避免台灣成為環境資訊分配不平均的國度。

2006年5月16日 星期二

經濟發展的有機關懷

作者:沈弘文﹝看守台灣協會﹞

曾經在一場自然農法的演講中,一位實務工作者與一個農藝專家都持相同的觀點 ─ 真正有機農法所種出來的東西是漂漂亮亮、大大的;而應用有機農法,種出營養不良、瘦瘦小小的植物,其實是過度剝削土地,以致於土地過於貧瘠、肥沃度不足的緣故。我有個朋友是個有機農業的從業人員‧在解釋他為什麼從一家有機農場離職時,他用含蓄隱喻的方法來回答這個問題,他是這麼說的,如果我們在經營農場時,還是採行「大量生產」與「超限生產」的思維,所謂的有機,只是做到無毒化,當「人跟土地都不有機了」,那還算有機農業嗎?

這句話引起我很深的感觸。

我們今天經常聽到政治領袖信誓旦旦經濟成長的重要性,為了討好選民,「拼經濟」被當成一場聖戰。不管懂不懂企業經營或經濟操作,我們的政治領袖往往以「聖戰」總指揮官自居,在媒體與各種場合上,不斷地下達「作戰指示」,不斷地要求各政府部門全力配合推動重大經濟開發案,至於這些重大經濟開發案會不會造成高耗能、高污染的衝擊,在「拼經濟」的迷思下,還有多少人真正關心?

可是,看看我們拼經濟拼了五十年,電子業是走出去了。可是,電子業的從業人員,究竟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她們雖然有人人羨慕的高額年終獎金與股票分紅,但大家都聽說過,他們一天工作時間往往超過十多個小時,週六、週日加班,更是家常便飯,很多公司晚上還會提供免費便當,說穿了就是在「鼓勵」員工「以廠為家」嘛!日夜趕工、超限加班已經是生活的常態,很多二、三十歲的年寈人,多年工作下來,健康都出現危機,可是又捨不得放棄高薪的工作,就只能自己騙自己說,再勉強忍耐幾年,趁年青時多賺一點,等四十歲的時候,就可以退休了。

競爭、競爭、再兢爭,在全球化的競爭下,是不是非採用這樣的經營模式與組織文化,才能在夠生存下來;我想起那位朋友的話,「人跟土地都不有機了」,那這種經濟成長又有什麼意義?

所以,每次看到竹科工程師,我就想到那些超限生產、發育不良的有機農產品。

前幾天,在報章上,我看到某大電子品牌公司的領導人公開表示「台灣所有的人如果再不重視全球化競爭,一定會被淘汰。」國際品牌公司的企業領導人,眼光與格局當然跟我們不一樣,說出來的威脅警語,更是豪氣十足。不過,我只是在想,台灣不是每個人都要進入全球化市場跟人家一爭長短吧?我家巷口賣早餐三明治的秀惠阿姨,只要她的口碑能夠被附近方圓幾公里內的居民所肯定,在自我肯定與自我實現方面,她難道比一個天天被工作壓力逼著喘不過氣來的竹科工程師過的更沒有價值?

我真正想問的是,究竟是經濟成長來服務人類生活,還是人類生活是來服務經濟成長,我們所追求的經濟成長,不應該只是經濟導向,而缺乏對人與土地的有機關懷。

2006年5月4日 星期四

我們能做什麼?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

中研院李遠哲院長在國家永續發展會議的演說中,提出重新思考核電廠除役時程,認為再生能源未能普及之前,仍不能放棄核能,但前提是安全與核廢料的處理沒有問題。的確,溫室氣體排放所造成的氣候變遷對人類造成了立即的威脅,但核安與核廢料處理仍是人類無法克服的夢魘,並沒有李院長所想像的那麼樂觀。因此以核能來減輕溫室效應,有如要我們從一劍穿心或者煎熬至死的兩個情境中做一抉擇。難道,沒有其他立即可行的逃生管道嗎?

當然有。首先,最主要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雖不是有毒氣體,但其排放通常伴隨著許多其他的有害氣體,因此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也一併減少了其他有害氣體的排放,進而改善空氣品質,而這也是我們原本就在追求的目標,並非只是為了因應氣候變遷才要做。其次,雖說「由奢入簡難」,但京都議定書並不是要我們回到原始的生活,我們頂多只是要回到1990年的排放水準,那時候我國經濟已然相當不錯,人口與現在相差無幾,生活也相當奢華。因此,問題是我們目前的生活太過奢華,所以只要我們能夠減少浪費,要回到1990年的水準,不僅可能,也不會太難過。

要證明我們現在生活的確是比1990年還要浪費,可從底下一些數據看出。首先,住商與運輸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自1990年以來,一直維持在排放總量的30%左右,亦即隨著全國排放總量倍增而倍增。因此,單從這兩個部門就可輕易地削減15%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比如,每人每年的住宅用電量就從1990年的1,103度增加到2002年的2,253度,這是否表示我們太濫用冷氣了?看太多電視了?何妨用電風扇取代冷氣,以戶外活動或看書取代看電視的時間?又如,我們每人所擁有的機動車輛從1990年的0.49輛成長到2000年的0.77輛,每人每年的燃油消耗量也從1992年的0.35噸成長到2002年的0.47噸,這是不是表示我們太愛開車了?能不能3公里以內改騎腳踏車,500公尺以內走路,3公里以上改搭大眾運輸工具?

如果我們要減量的是必不可少的行為,那當然有點難了。但有許多都不是。比如,那天在國家永續發展會議的會場上,就見到使用頻率很低的電扶梯一直開著。如果能裝上紅外線感應裝置,讓有人需要時再啟動,就可減少一些用電量了。又如台北市羅斯福路劃設公車專用道後,雖然有人抱怨交通更加擁擠,但何不就此改搭更加暢行無阻的公車?另有許多商家,讓超強冷氣一直往外吹,何不強制要求其關上玻璃門,減少冷氣外漏?另外,如果能夠減少不必要的水泥鋪面,提高綠地面積以降低都市熱島效應,如此不僅能減少冷氣的使用,更可美化景觀並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還有,那天許多產業界代表認為如國光石化等重大投資案的目的只是以新廠取代舊廠,那麼設廠後溫室氣體排放量應變化不大,那立即總量管制又何妨?

溫室氣體減量,請放輕鬆,用心做,莫病急亂投醫,自找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