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24日 星期二

擺脫石油上癮症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

石油是現代經濟的重要資源,稱目前的經濟為石油經濟一點都不為過。不僅是汽機車等交通工具的燃料來自石油,所有含有塑膠的製品也來自石油。另外,還有許多化學品、藥品,其原料都是來自石油。要擺脫對石油的依賴,真是談何容易!

然而儘管並不容易,但我們卻不能不面對。石油已日漸枯竭,近來又在中國與印度等挾龐大人口極力追求與工業國家同等的物質生活水準時,石油的耗竭只會加速來臨。雖然石油藏量究竟還可供人類使用多少年,目前沒人可說得準,不過在許多產油國,包括美國,其石油產量已達高峰,無法再增產,所以石油預測公司PFC Energy於2004年曾發表一篇報告指出,全球石油生產跟不上需求的日子可能在2015年時就會來臨(有專家預期會更快)。

然而,在這個日子來臨前,我們看到了許多跨國石油公司,為了追求短期利益,在中國沿海興建了許多大型煉油廠。而根據對岸的中國石油和石化工會的簡訊,中國沿海各地的石化園區,還在急速膨脹中。這樣盲目的瘋狂投資,卻未思考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即將發生煉油廠沒有足夠的油可煉、下游產業缺少乙烯等石化原料的情形。可以預見的,屆時石油價格將被進一步推升炒作,石油產量將限制市場需求,並引發一場激烈淘汰賽,而石油經濟也將轉變成高風險經濟。將來石化戰場的廝殺慘烈,可能讓我們再次見證到許多「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的悲情案例。而這些案例,牽扯的不只是公司,更有可能牽扯了整個國家。

在這場石化大戰中,依照資本主義的邏輯,如何長期取得低價的原油,如何將成本外部化,如壓低人事成本、環境成本、與社會成本,將成為淘汰賽的惡劣手段之一。然而,卻有一些新興產業,將優游於這場淘汰賽之外,並能成長茁壯,逐漸取代現有的石油經濟。這些新興產業,目前可見端倪的包括以植物做為燃料與化學品原料的產業、風力與太陽能等再生能源、以及以再生能源為基礎的氫能源,或者可統稱再生資源產業。

此際,以中油為首的「國光石化公司」甫成立,打算以將近十年時間,投資6,000億元,在國內外建置上、中、下游垂直整合的石化供應鏈。這場以傳統思維與技術為架構的龐大投資,雖然宣稱是為了延續國內眾多石化產業的生命,卻可能在興建完工後即面對嚴厲的戰場,不啻是一場豪賭。目前在利比亞的相挺下,似乎可取得穩定的原油來源。然而,十年雖倏乎而過,世事卻變化萬千,這6,000億元投資可能終將免不了高油價所帶來的風險。與其面對風險,倒不如多花點時間研究,將投資內容轉為再生資源供應鏈,擺脫石油上癮的經濟體質,強化我國的長期競爭力,方為上策。

2006年1月16日 星期一

黑色星期五 國土沈淪日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

這一兩天國會的政治分贓,赤裸裸地暴露在國人面前,且變本加厲,連違法之提議都有「利委」提出,實令人嘆為觀止。尤其原本就應刪除、且在選前被在野立委譏為政治綁樁的八年八百億治水預算,在選後反被其加碼至1,416億,並在上個黑色星期五通過,使得這一天可稱為「國土沈淪日」,而今年將是「新造災運動元年」,如某位環保人士所言。

今日我國的河川之所以如此支離破碎,被水泥塗抹地面目全非,正是這些不問治水目的,只問私人利益的不當治水工程。這種假借名目大吸國庫之作法,讓河川兩旁的濕地一一消失,喪失了滯洪功能,更讓許多美好的濕地生態因此滅絕。同時,河川補充地下水的功能亦大幅減少,而不當的攔砂壩,更為土石流蓄積了彈藥。再加上集水區因不當開發所造成的水土保持破壞,河川的生命一一死亡,並成了折磨生靈的災難源頭,這其中尤以大甲溪與大漢溪為甚。這種種都違反了大眾的利益,而這卻是由我們納稅人的血汗錢所鋪陳出來的,真是令人情何以堪!

在這被加碼的治水預算中,包括原住民、偏遠地區、離島地區等治水方案366億特別預算,以及僅8個條文、6年內要花完的石門水庫治理方案250億。試問這些偏遠地區與離島地區需要那麼多的治水預算嗎?是不是又要多出許多野溪整治工程,把許多原本好好的小溪,整成整整齊齊的水泥化排水溝才行?而石門水庫治理方案的詳細內容又在哪裡?另外,這一千四百多億這麼龐大的經費下放到地方,在地方缺乏普遍人力與能力規劃、又急著要將這大筆經費消化掉的壓力下,可想而知我國的河川又要進一步地水泥化,一條條的水泥堤岸將奪去河川殘存的氣息。唯一得意的,正是那些荷包滿滿的立委與水泥相關業者。

過去數十年來,政府所建構的工程建設等於為地方帶來繁榮的一套邏輯,已被這些惡質民代濫用成國庫的吸血工具。人民所寄望的大有為政府,年年推出許多公共工程,馬路與河川常常挖呀挖,可是人民的生活與環境品質卻愈見低落。在黑色星期五過後,我們除了寄望檢調單位能夠全力調查出朝野這些黑心立委與相關行政部門的利益輸送管道並嚴加查辦外,我們也期待全體人民站出來制止這一場浩劫(如公投解散國會),而且不要再相信那一套拼經濟、拼建設的口號。我們不希望政府再推出那麼多且沒必要的公共工程,我們只希望政府做一個小而美的政府,將治安與金融秩序管好,杜絕非法棄置與盜採砂石的行為,讓廢棄、污染排放與汽機車的數量減少,並將比較窮苦的人民照顧好,讓我們的納稅錢真正能夠鋪陳出社會公平正義、環境品質永續、與產業經濟合理化的一條康莊大道。

2006年1月9日 星期一

缺乏反省與自制的國度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

最近聯電被美國證管會要求重編財報,卻未在國內公佈相關訊息,遭金管會以重大資訊未即時公開的理由處分。聯電董事長不服而刊登廣告指稱我國是亂邦,並揚言下市。看到這則新聞,真得會讓人覺得我國真的亂了,而亂源何在?

近日財政部擬縮減促進產業升級條列中給予企業界的租稅優惠措施,引發了產業界的高度反彈,包括力晶、明碁、台積電等高科技業者均向經濟部表達不滿,以藉此管道向財政部施壓。促產升級條例在兩稅合一實施之後,已讓某些業者出現稅後盈餘高於稅前盈餘的怪現象,本來就是早該檢討的吸血條例,但顯然這些業者未能思及其中不公義之處。

在同一期間,台塑、李長榮等石化大廠,在環保署即將開徵水污費前夕,透過立法院侯水盛與鍾紹和等委員,強烈要求暫緩實施明年徵收事業與工業區專用污水下水道系統的水污染防治費,原因是其認為水污費太貴,「是要逼廠家無法在台灣生存」,而收水污費是「巧立名目,官逼民反」,這時候這些業者又絕口不提他們到底受到了政府多少的照顧。

更早之前,養豬業者透過侯水盛與鍾紹和等立委,將幾千萬的水污費歲入預算刪成剩下一千元,並要求暫緩開徵畜牧業的水汙費。而養豬業正是畜牧業中的大戶,更是河川污染的大戶,其污染排放量與全國兩千萬同胞的生活污水相當。而現在的養豬戶養豬頭數動輒數百甚至數萬頭,在以豬肉為主食的我國,已不能視之為弱勢團體。

也是最近,環保署發表了一篇調查報告指出,國人的頭髮汞含量偏高,可能原因之一是與國人嗜吃某些深海魚類有關。這原本是提醒國人注意食品的安全,以及環境污染的危害,而且肉食性的深海魚類汞含量偏高,也已是全球公認的事實,因為所有排放到河川、空氣的汞與其他污染物,最後會進入大海並透過潮流而帶到世界各地,尤其接近北極一帶海域更受到了嚴重的污染,因此吃太多深海魚類已不見得對身體有益。不料這報告卻立即引來宜、花、東三縣漁會不滿,原因是魚價因此報告的曝光而慘跌。這些漁會除了指責這份報告胡說八道外,並要求環保署道歉,否則將分別求償數千萬至上億元,而其估計損失的方式如花蓮縣漁會是以單價的損失乘於年捕獲量,來求償短短數日的經濟利益損失,這豈不是獅子大開口?

這不禁令人想起,前些日子大西洋鮪類資源保育委員會大刪我國明年大目鮪漁獲配額,受到影響的鮪魚業者不但不思過度補撈行為之不當,反而向農委會要求更高額度的休漁補貼,厚顏無恥之行徑,令人瞠目結舌。所以亂源何在?正是這些一味追逐利益而不擇手段,利益受到管制或限制時而不思反省,反而能大張旗鼓要脅政府之人!加上部分民代與媒體竟然能為其代言,上下交征利,國不亂也難!